也正是因為這個步驟,沒辦法進行工業化,和標準化的生產,這才導致了我們航發生產速度一直提升不上來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米國人在這一步,可是使用了特殊的單晶生長法的。
他們的這套技術,那在這個星球上都可以說是蠍子粑粑獨一份。
這也是為什麼,人家的普惠,通用電氣,或者是波音,如果要是願意,就可以爆種的主要原因。
人家的F119現在隨隨便便年產200多臺,如果又緊急需要年產500臺,那也不在話下。
如果真把他們逼急眼了,甚至米國人還可以年產更多。
在反觀我們,一臺渦扇十五,現在年產就是1012臺,逼急了也就年產20臺左右。
為什麼差距這麼大,這生產的工藝就是關鍵啊!
人家發動機裡面的鈦合金轉子,總重就只有25KG,而三種不同材料生產出來的葉片,更是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固定在轉子上的。
比如最外面的葉片,用的是耐超高溫的樹脂材料。
裡面的用的是碳化矽纖維增強鈦基複合材料,光是這名字聽起來就留很高大上的。
最後怎麼做出來的,要不是犧牲了很多人,恐怕咱們很難想象人家這種葉片,實在單晶生長爐裡‘種’出來的。
說實話這樣的技術,咱們以前真的都是想都不敢想。
更可怕的是,把這些葉片‘種’出來之後,人家還會用氣霧沉降的方法,給這也葉片鍍上一層膜。
有了這種膜,這葉片耐高溫的能力,就更不用提了,而且堅固程度,也絲毫不比金屬材質的差。
最關鍵是他們把這也葉片,連線到轉子上面的方法。
咱們和毛熊還在使用高壓艙,焊接的方法呢。
而人家居然特孃的使用凱夫拉線,把這些葉片縫到轉子上的。
沒錯,就是想縫衣針一樣的縫上去的!
怎麼樣?聽起來是不是和異想天開?
但人家就特孃的這麼做的,而且還做成了。
當然在縫好了之後,還使用了一種特殊的膠水,進行了黏合。
可人家黏合之後的效果,那真的是一點都不比你焊接上去的差,甚至還更強,更可靠。
最關鍵是這樣做,會讓發動機更輕,降低了自重,功率還更強,這就意味著比你更強悍的效能!
怎麼樣?這技術聽起來,是不是很像是外星科技?
但還就是這麼玄幻,人家就是能把用在寫生的固特異工序,給你用到飛機上。
而且還能造出比你更牛掰的發動機,所以,就問你服不服!
反正在不瞭解米國人技術之前,肖鋒還是不太服氣的。
可在瞭解了米國真正的尖端科技之後,他是非常的服氣的。
總有人說,米國人在搞什麼產業空心化之類的屁話,米國就是一個金融霸權國家,他們沒什麼工業產品之類的。
可瞭解真相的肖鋒,每次聽了這話,都想呵呵他一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