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裝置,可是為了某二零的一些重要零部件加工,立下了汗馬功勞。
還有就是這所學校的化工專業,也一直是他們的強項,也在為了我們的國防安全,一直在默默的發光發熱。
正是因為都有過坐冷板凳的經歷,所以這兩所大學也有著那麼一股寵辱不驚,耐得住寂寞的氣質。
而這也正是,肖鋒最看重的一點。
現在國內的大學,最缺的就是這樣的氣質。
不錯的基礎,耐得住寂寞的校領導和教授們,這不就正是星火科技最合適的科研合作伙伴嗎?
事實上,他們只要負責幫星火科技,和第九實驗室,把這兩家公司的創新技術,和知識點給傳播出去就足夠了。
就比如這次這碳奈米管晶片誕生之後,在硬體全面革新之後,軟體體系也要面臨一場大洗牌。
而濱城理工大學,毫無疑問就成了星火科技最先的試驗點,和普及點。
這所大學也非常配合他們,組織了全校的精兵強將,開闢了新的專業。
並且還招收了很多新的同學,原本很多同學,聽說要來學什麼新的系統程式設計,還是挺抗拒的。
可是在瞭解了這碳奈米管晶片用途之後,很快這些學生就做出了明智的選擇。
因為只要不傻,就都知道,這碳奈米管晶片,在未來幾十年之內,肯定是世界主流的通用電腦主要硬體。
而這時候再去學傳統的C語言和JAVA軟體程式設計,那不就是49年加入G軍嗎?
此外這所大學,還不光是開設了軟體方面的專業。
與此同時,還開設了同樣的硬體專業,那就是要軟硬兼備。
以往國內可是沒多少大學,開設硬體專業的。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專業沒前途。
為啥沒前途?
因為在通用計算機領域,我們和世界相差的實在太遠了。
就比如現在主流的晶片,不管是電腦晶片,還是手機晶片,我們都不能生產最先進的。
就算又那麼幾家晶片生產企業,可水平也就一般。
最關鍵是給硬體研發人員的薪資待遇,實在是和搞軟體開發的相差甚遠。
而這些大型硬體企業,又都設立在幾大一線城市。
要知道這些城市的生活成本可不低,員工要在城市裡安家立業,沒幾個願意當人肉電池的。
你說在這些硬體企業,一個月掙著幾千塊的工資,誰願意?
所以現在很多大學都不開設硬體專業,因為就算開了,也沒學生願意報考。
就算有報考的,畢業之後也基本面臨失業的下場。
所以硬體專業,在國內就是不吃香。
直到去年我們在晶片方面,被米國人卡了脖子之後,才由上而下的重視起了這硬體專業。
不過即便如此,肖鋒還是不看好,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
這裡面有很多門道,實在不方便在文章裡面說,因為說了就是四零四和諧大神的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