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重生東漢末年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將進酒

第一百七十九章 將進酒 (第2/2頁)

聽郭斌唱完,袁紹滿飲一杯英雄血,原本糾結鬱悶的心情似乎亦開朗舒坦了不少,當下調笑道:“好一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敢唱出這句話來的,普天之下,也就潛陽夠資格了。”

眾人聽了,鬨然而笑。誠然,以郭斌的頭腦和如今伏龍山莊的吸金能力,也就是郭斌說出這句話來,最為硬氣。

而董杏兒,在聽到“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之時,卻已然痴了。是啊,這種一夜白頭的浪漫,最是使人痴。

就在眾人調笑的當口,卻聽得門口“篤、篤、篤”地響起了敲門聲。

眾人一愣,張飛隨即抹著雜亂的髭鬚上沾染的酒漬,頗不耐煩地起身開門去了。待看到門外竟站著個滿頭銀髮的耄耋老者,登時愣在了當地。別看張飛豹頭環眼,愣頭愣腦的樣子,其對於年長及有才學之士卻是極為敬重的。

眾人見張飛山嶽一般的身軀杵在門口,將來人的身形擋得嚴嚴實實,不由莞爾。

郭斌道:“翼德,到底是何人在外面?”

張飛這才回過神來,忙閃身進入房中。

眾人望過去,袁紹、曹操、郭斌三人見了來人,也是愣了一下,卻立刻如屁股底下裝了彈簧一般蹦起來。

只見來人是個鬚髮盡白的老者,身量不高,脊背卻是挺得筆直;一件長衫套在身上,便彷彿鄉間的腐儒一般,卻是氣象淵靜,周身透出一種說不出的氣派;核桃般的老臉上褶皺縱橫,滿臉的正氣卻是如何都遮擋不住。

袁紹脫口叫道:“楊老!”

此楊老非彼楊老,這位楊老,不是伏龍山莊中負責為郭斌招募流民的楊老,而是朝中威望素著的楊賜老先生。如今,在朝中能稱得上楊老的,除了此人,別無其餘。

楊賜,是弘農華陰人,楊氏一門被稱為弘農楊氏,詩書傳家,其祖父楊震、父親楊秉均官至太尉。楊賜當初曾連辭三公禮命,名高當世。

建寧元年(168年,於華光殿侍講,教授漢靈帝劉宏。歷任少府、光祿勳、司空,因災異被罷免。建寧三年(169年拜光祿大夫,又代袁隗為司徒,因直言勸諫被免,再拜光祿大夫。光和元年(178年,因屢現災異,楊賜與議郎蔡邕等入金商門,陳述時事。後為國三老,轉任少府、光祿勳、太常等職。光和五年(182年,升任太尉。

中平元年,黃巾之亂爆發,楊賜受詔入宮與群臣議論此事。但他因懇言諫靈帝而違逆靈帝,靈帝於是以發生起義為藉口將其罷免。(這便是天人感應了,天下有變,罷免大臣)

在張角起義之前,利用旁門左道的江湖手段蠱惑百姓,天下人扶老攜幼前往歸附。時任司徒的楊賜與自己的掾屬劉陶商議道:“張角等人逢大赦也不思悔悟,反而變本加厲,如今若是下令州郡逮捕討伐,恐怕會引起更大的騷亂,加速禍患形成。應該嚴令刺史及二千石(泛指郡太守、國相、都尉等,簡選流民,派人將其送回原籍,藉機削弱其黨羽,然後誅其首領,可不費力平定。”

後來,楊賜曾經上書天子,提出了這個計策,然而由於他恰巧被罷免,此疏便被留在宮中,並未曾被天子看到。後來天子移居南宮時,看到了此疏,感悟之下,下詔封楊賜臨晉侯,食邑一千五百戶。

由其履歷可以看出,這個楊賜身為帝師,自然也是最鐵桿的天子黨。故,他雖多次違逆天子劉宏,卻始終不曾被徹底打倒過,而是屢屢起復,繼而被升為更高的官職。

想來,當初天子劉宏初登大寶,年紀尚幼,又沒有根基,除了依靠親近的宦官如十常侍等,外朝最大的盟友怕就是這個楊賜了。因為弘農楊氏是正兒八經的詩書傳家,自楊賜曾祖楊寶開始,便是隱居山林的名士,其祖、其父均官至太尉,其祖父楊震,德行高至,在士林中聲望極隆,被稱為“關西孔子”。因此,弘農楊氏自然也是門生故吏遍佈朝野,在官場中的勢力極大的。

從這裡,亦可以看出,天子劉宏絕對不是庸才,單看其能在幼衝之年便能在外朝中結下如此強援,便可知全豹。

郭斌雖然久不在京師,對於京中的各派勢力卻自然是瞭然於胸的。他雖未曾專門前去拜會過這位楊老,卻是久仰大名,更是曾在朝會的時候遠遠地看到過。袁紹與曹操就更不用說了,此二人在京中長大,以其身世和地位,認識楊賜絕不稀奇。

這時,楊賜從門外緩步踱進來,一張嘴,頜下銀白的長鬚便跟著動彈。只聽他緩緩地道:“老朽在門外聽到此中有故人,果然便是袁本初與曹孟德,哈哈哈哈!”

袁紹與曹操二人滿臉敬仰,激動地離席再拜,口稱不敢。

郭斌也跟在二人身後,上前施禮道:“陽翟郭斌,見過楊老。”

最新小說: 冷豔師尊請明查 重生大唐廢帝 朕就是昏君 北國第一昏君 我,武大,大宋第一好漢 三國:TMD劉大耳,敢偷我的馬! 沒想到,唐高祖竟然是我爹 穿越後成了將軍的擋箭牌 大明:這個皇孫可太穩了! 氣吞大明 三國模擬器:這個劉封絕地求生 只想當山賊的我怎麼一統天下了 大乾憨婿 收個皇帝做小弟 一山不容三虎 繡南枝 帶著醫院回古代 大明:我,朱元璋皇兄,大明臥龍 大明:開局把系統借給洪武帝 東晉大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