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重生東漢末年 > 第一卷 黃巾之亂 第九十八章 分析

第一卷 黃巾之亂 第九十八章 分析 (第2/2頁)

何進讓郭斌三人在京中等待時機,到決定出手的時候,便由三人各自依計行事。

於是,本來著急忙慌地率領眾人奔來京城的郭斌,此時竟難得的清閒了下來。

蔡邕與盧植的府上自然是要去拜訪的,單單是當初二人在朝堂上為了郭斌的一番表態,便是提攜後輩的大恩。因此郭斌回府呆了一會兒便攜帶著陽翟縣的一干特產往蔡邕與盧植的府邸行去。

今日並非休沐日,故此二人並不在府中。郭斌奉上名帖,約定改日前來拜會後,便帶著眾人離開了。

左右無事,郭斌便領著戲志才、郭嘉、荀彧、關羽、張飛等人往衛仲道府上行去。

以郭斌與衛仲道二人的交情,自然是無需提前遞送名帖的,否則便顯得生分了。

通報過姓名,那門子忙命人往裡通報,自己則帶著郭斌徑直往府內行去。很顯然,衛仲道早已將郭斌列入熱烈歡迎的客人名單之中了。

果然,眾人方走過了幾道院子,便看到衛仲道滿臉驚喜地迎了出來。

見到郭斌與荀彧帶著一眾人一起前來,衛仲道哈哈大笑著與眾人寒暄一番,方領著往內院行去。

因為衛仲道獨居京城讀書,雖有婚約,卻尚未婚娶。因此衛宅雖大,卻並無女眷,只十幾個伺候衛仲道的婢女,並不需要特意避忌。於是眾人來到衛府,亦頗放得開。

衛氏原系西周分派,實康叔之後,康叔封衛以國衛氏,派衍河東,子孫散居各地。若山右之曲沃,江左之華亭,廣東之番禺,濟邑之無恨,自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分支者難以悉舉。以河東一支為最。

到了漢朝,衛氏一門初興於漢名將衛青,以及被立為皇后的衛子夫。衛氏家族就是從那一刻起平步青雲。此後,衛氏一族以詩書傳家,東漢之起,衛氏便是的詩書名門,至魏晉南北朝時期,衛氏更是儒學的望族。在東漢明帝(5878之時,由於衛暠的儒學造詣很深,聲名頗高,便被朝廷徵召。由於路途遙遠,再加上衛暠身體狀況欠佳,在赴洛陽就任途中卒於今山西夏縣,朝廷便在本地賜所葬之,於是,衛暠的家人便在當地定居下來。由於朝廷的重視及衛暠的地位和聲望,衛氏家譜便將衛暠列為一世祖。

因此,衛家累世豪富,即便在京中亦是聲名顯赫的人家。蔡邕能看中衛仲道,並將獨生愛女許其為妻,想是看重衛家詩書傳家,門風清正。故此,衛仲道與蔡琰的婚事可謂是門當戶對,郎才女貌,實在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所以郭斌很是為衛仲道能娶了蔡琰而感到高興。

只是,前世不學無術的郭斌雖然聽說過蔡琰是個大才女,卻不知道其坎坷的身世。

在蔡琰與衛仲道成婚後不久,衛仲道便去世了,而蔡琰亦回了京城孃家,這一場在許多人眼中乃是天作之合的才子與才女的婚姻就這樣草草終結。

董卓死後,他的部將李傕等人又攻佔長安,軍閥混戰的局面終於形成。羌胡番兵乘機掠擄中原一帶,在“中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入朔漠,迴路險且阻。”的狀況下,蔡文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

然後她被迫嫁給了南匈奴左賢王,並有了兩個兒子。直到十二年後,曹操基本掃平北方群雄,當上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想到少年時代的老師蔡邕對他的教導,當他得知蔡邕的女兒被掠到了南匈奴時,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要把她贖回來。

於是,蔡琰告別了自己的兩個兒子,隨著漢使者回到了中原。可是老家破毀,亦沒有了家人親戚,曹操便做主,在她三十五歲時嫁給了屯田都尉董祀。

誰能想到此時如花似玉,京中人人稱頌仙女一般的蔡琰,竟然會有如此坎坷的身世?難道這便是所謂的紅顏薄命麼?

蔡琰的一生,充滿了悲劇色彩,是東漢末年國家破碎,平民罹難的真實寫照。蔡琰的人生多少得益於父親蔡邕的地位而頗得人照顧,尤讓人聞之悲嘆不已。那麼魏晉之後,五胡亂華時,漢人作為兩腳羊(兩腳羊指被當作食物吃的人)被胡人作為牲畜販賣驅趕,甚至作為糧食的遭遇,又有誰來哀嘆呢?

所以說,國家便是先有國再有家,國既不國,哪裡還有家呢?

五胡十六國時期,出了個勇猛善戰的冉閔,頒佈殺胡令。殺胡令共有三條:1.內外六夷,敢稱兵仗者斬。2.今日已後,與官同心者留,不同者各任所之。敕城門不復相禁。3.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官悉拜牙門。

正是有了冉閔的殺胡令,才保留了漢族一點血脈。

而漢末則是多虧了有曹操,即便是中原混戰,軍閥廝殺之時,一統中原的曹操依然是威震海內,烏桓、匈奴無不懾服。

現在郭斌穿越來了東漢末年,即便尚未從前世小屌絲的思維中完全走出來,可他還是想要竭盡全力為了保全民族血脈盡一些力氣。

最新小說: 冷豔師尊請明查 重生大唐廢帝 朕就是昏君 北國第一昏君 我,武大,大宋第一好漢 三國:TMD劉大耳,敢偷我的馬! 沒想到,唐高祖竟然是我爹 穿越後成了將軍的擋箭牌 大明:這個皇孫可太穩了! 氣吞大明 三國模擬器:這個劉封絕地求生 只想當山賊的我怎麼一統天下了 大乾憨婿 收個皇帝做小弟 一山不容三虎 繡南枝 帶著醫院回古代 大明:我,朱元璋皇兄,大明臥龍 大明:開局把系統借給洪武帝 東晉大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