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二人互相試探了幾次,郭斌每次均憑藉巧妙步法閃開,並不與袁術長劍相交擊。故此,雖鬥了十餘回合,郭斌長棍始終未與袁術長劍相交過。
待過得數合,見郭斌始終退避,想是他重傷未愈,如今雖勉強接受自己邀戰,可氣力畢竟不濟。
袁術心中大喜,劍勢一轉,長劍如水銀瀉地一般滾滾而來,鋪天蓋地的氣勢,看得袁紹、曹操、荀彧與衛仲道諸人亦不由色變。
後排的關羽則手握文杯,不動聲色。
一時間,只見場中銀光閃閃,劍氣縱橫,袁術劍法鋪展開來,皆是進攻的凌厲殺招。而郭斌則是不住閃躍跳動,長棍只是偶爾貼著來劍,將其帶偏,卻無一招搶攻,如此看來,竟是袁術壓著郭斌打的樣子。
王越在一旁看得出神,郭斌的功夫他是知道的,以袁術的劍法造詣,也僅勉強擠入江湖一流好手的陣列,如何能壓制得郭斌絲毫還手之力也無?難道之前那個年輕書生說郭斌身體有恙竟是真的?
只是郭斌武功既高,身體更是壯實得像頭公牛一般,如何能輕易得病?若說給人傷了,世上除了那幾位有名的高手以外,誰能傷的了他?若說被圍攻了,關羽可不是吃乾飯的,此人武藝,應該尚在馬元義之上,又有誰能在關羽的保護下傷了郭斌?
袁紹、曹操、以及荀彧,雖心中緊張,可素來知道郭斌言不輕發,既說可以,那便是可以,故雖心中暗暗著急,卻很是坐的穩當。
這邊可急壞了衛仲道,只見他絲毫不顧儒生的形象,揮著拳頭,大聲為郭斌呼和助威。一旁的關羽只看得暗暗點頭,心中對衛仲道好感飆升。
袁術認定了郭斌傷後氣力不濟,劍法愈加凌厲,只見鋪天蓋地俱是劍影,便似山呼海嘯一般洶湧而來。
而郭斌只以靈巧步法躲避他凌厲的劍招,長棍也俱是招架攔截,只偶爾貼著劍身將其甩開。
袁術愈戰愈勇,劍招大開大合,凌厲無匹,仿若戰神。
待戰了五十回合,袁術攻勢漸緩,想是因長期沉溺酒色,氣力不濟了。
郭斌看清了袁術劍路,幾次與長劍相交,也摸清了他勁力收放的習慣。當下長棍貼上袁術長劍,隨著其劍花旋轉走動,待將其劍法帶的稍亂,挺棍沿劍身而上,直擊袁術胸口。
袁術躲避不及,給郭斌包了毛巾的長棍戳中,頓時胸中一悶,一個趔趄,往後退了三步。幸虧他武功底子仍在,才沒有摔個屁股蹲兒。
眾人方才還沉浸在袁術凌厲兇猛的劍法中,突地形勢逆轉,眾人大愕,許多人驚撥出聲。
袁術吃此一棍,雖棍端包了毛巾,戳上卻仍是疼痛難忍。心中大怒,虎吼一聲,揮劍又上。
這時郭斌卻不閃避,看準袁術長劍來勢,以棍端貼上,微一卸力便中宮直入,一棍又戳上了袁術胸口,只因渾身乏力,棍上力道不大,方未將其傷到。
袁術此時是又羞又怒,惡狠狠地向郭斌連施殺招。郭斌躲了幾下,瞧準袁術一個破綻,長棍貼著劍身,又一次擊中了袁術胸口。三次攻擊,竟然在同一個地方,王越心中駭然:數日未見,郭潛陽功夫竟精進如斯。
其實郭斌是昨日與青袍怪客一戰後,心有所感。
天下武學到了至高處,道理都是相通的。槍花既可用長劍纏住,再借此反攻,那麼反過來呢?若對方挽劍花攻來,我以長槍貼其劍身“聽勁”,再借槍身長的優勢反擊,應該是行得通的。
因此,方一對戰之時,郭斌只以童淵所傳精妙步法躲避袁術劍招,時常以槍貼劍身實驗一番。
待袁術勁力一弱,便中宮直入,竟一舉成功。
而袁術連續被郭斌擊中胸口,此刻是暴怒異常,只見他勢若瘋虎地猛打猛殺,全忘了現在是比武較技,而非江湖仇殺或戰場廝殺。
郭斌見袁術方寸已亂,更是胸有成竹。當下學足了青袍怪客當日的打法,只挑袁術舊力用盡,新力未生之際將其長劍甩開,然後不斷用長棍擊打他周身。
自知受傷之下勁力大減,郭斌只挑著袁術穴道擊打。故力道雖不甚大,效果卻是出奇得好。只將袁術揍得長劍拿捏不定,甩手而出。
見郭斌獲勝,而且下半段時間幾乎是大人揍小孩一般碾壓,場中眾人心中駭然,各自慶幸場上的是袁術而不是自己。
袁紹不宜表現得過於高興,只坐在幾後緊緊握拳,臉上雀躍之色卻是難掩。
曹操、荀彧以及衛仲道則興奮地擊掌歡呼。只關羽望著場中的郭斌,面色複雜。
王越則是心中暗暗吃驚:“若我與袁術換個位置,恐怕也難以招架得住。”
蔡邕見郭斌獲勝,邊撫長髯,邊微笑點頭;而蔡琰則是美目泛光,看著場中仿若戰神的郭斌,心中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