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郭斌起身應戰,包括曹操與袁紹,諸人均神色振奮,只關羽目露憂色。
蓋因董杏兒給郭斌治傷之時曾說:“斌哥哥外傷尚好,因劍鋒貼肉而走,傷口不深,加上受傷之下還需竭力應付那青袍怪客,以致失血過多,只需調養個幾天自然無事。只是內腑之中也似有傷,我卻不知是因何所致。若是爹爹在就好了,定能將斌哥哥治好的。”
郭斌自知有傷在身,恐怕使不動玄龍槍,再加上有關羽在側,決不致有事,於是今日便未曾攜帶武器。
當下,郭斌向何進道:“承蒙國舅爺看得起,邀斌前來赴宴,故未曾攜帶兵刃,便請借國舅爺兵刃一用。”
言下之意,是暗諷袁術前來參加宴會竟攜帶兵刃,實在是不懂事。只將袁術氣得不輕,衛仲道更是嗤笑出聲。
何進自是無有不允,便命人將武器架抬了上來,只見刀槍劍戟俱各金光閃閃,絢麗奪目,華貴異常,顯是用貴重金屬包住了邊角。郭斌見狀,心中苦笑道:這個何國舅當真是處處透著暴發戶的味道。
從中挑出一干白蠟木做的木棍,這根木棍兩頭粗細相差很小,均以黃金鑲嵌,沉重密實,表面發青,筆直如切,絲毫不見疤節。發力一抖,杆身直震,杆頭振幅雖不甚大,卻持久而有力。顯然,這是一根絕佳的白蠟杆,種植此木之人,必是行家。
要知道真正的好杆子,是不能長得太快的。必須從白蠟樹苗只有一米高時就開始修剪,不允許長任何側枝,只能保留樹頂很少的幾片葉子,為的就是限制其生長速度,並使樹幹筆直。而且萬萬不能令其生蟲,因為一旦生蟲就會有疤痕;另外不能種得太過密集,因為光照若是不足,白蠟樹便容易長彎。
因此,真正的好白蠟杆子十分難得,種上一百顆白蠟樹,十幾年的悉心照料,能得用三十根就謝天謝地了。因此,也只有家有餘財兼且真正好武之人才會花心血在這上面。
提了棍子,郭斌對侍立的美婢道:“請姐姐借在下一條毛巾可好?”
眾人不知他要此何用,均面露疑惑地望著他。
那美婢目含秋波,雙頰微紅地將毛巾雙手奉上。
郭斌接過毛巾,將其纏繞在棍子一頭,“好心”地對袁術道:“公路兄,纏上毛巾打身上就不會太痛了哦。”聽語氣,竟與哄小孩子說打針不痛的護士姐姐的口吻一模一樣。
眾人倒絕,袁術聽了更是好懸一口老血沒噴出來。
收拾心情,袁術又回覆了目空一切的心態,對何進道:“術今日一戰,若僥倖得勝,便全是託蔡昭姬小姐之德,此戰若勝,皆是小姐之功。”
瞬間,場外呼和口哨聲轟然響起,只蔡邕父女面現尷尬,何進則是心中恚怒。
這等若當面表露愛意,無論蔡琰如何表態,均不甚妥當,因名聲受損的都是蔡琰一人,而袁術卻能博得風流瀟灑之名。
何進作為東道,蔡邕父女受辱,自然也是有責任的,顧忌身份,又不能開口呵斥,故這次是真的把袁術在心裡罵地豬狗不如了。只盼著郭斌能贏了,讓袁術大大丟一次臉,好出一口胸中的惡氣。
袁術志得意滿,絲毫不覺得自己所為有何不妥。蔡邕如今風頭正勁,是儒學大師,我袁家更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我娶了蔡琰的話,反是你蔡家高攀了才對啊。
就算你蔡琰少有才名,可我袁公路也是喜好任俠,在江湖上也是赫赫的名聲啊。一提汝南袁家二公子,江湖上誰人不知?
至於掃郭斌的面子?那只是添頭,我袁公路從來沒看得起過這個殺雞屠狗的土包子。
當下,郭斌與袁術二人各自步入場中,遙遙相對。
袁術自小便學習劍術,袁家延請了多名江湖上知名的劍法大師教授劍法,故袁術對自己的劍法頗有自信。
當下,松腰沉胯,長劍斜擺,這一起手式很是像模像樣。
郭斌見此,不敢怠慢,雙手握住棍身,斜向下方,袁術劍若攻來,或攻或守自有餘裕。
僵持片刻,袁術大吼一聲,長劍斜撩,徑直向郭斌左腿划來。
只見劍招沉穩,勁力順達,竟與袁術飛揚浮躁的性格大相徑庭,若非他身材略顯臃腫,郭斌簡直要讚一聲騷包了。要知道目前就郭斌所見過的高手中,能稱得上騷包的,也僅王越一人而已。
只是袁術身寬體胖,步法身形雖甚迅捷,可行動之間卻殊乏美感。
見袁術長劍攻來,郭斌不慌不忙,退後一步,棍尖側記袁術劍身,將這一劍化解掉。
袁術稍稍失利,卻也不為所動,當下穩紮穩打,又是一劍側擊郭斌肋下:郭斌肋下受傷,袁術顯然是知道了。
郭斌失血之後手腳痠軟,不太使得上勁力,當下又退一步,以棍端遙指袁術腰眼,作勢要進擊,這是圍魏救趙之計。
袁術見了,忙收劍回擋,郭斌也不強進,避免劍棍相擊,自己棍上沒有勁力,洩了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