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個屁的思!”方縣丞一拍桌子彈了起來,伸手指著雷震的鼻子,“再不動手,一個個按官匪勾結論處!”
眾捕快啞巴吃黃連:官匪勾結可是大罪,這位縣丞大人,也太不講理了……
然而為了自己身家前程計,只得硬著頭皮上前。
一堆膿包廢物……丸子跪在地上,握緊了拳頭:大不了一路殺出去,帶著蘇柒遠走,區區一個東風鎮,又有誰能奈何得了我?
他正蓄勢待發,卻聽公堂門口一個洪亮的聲音:“且慢!”
一眾忐忑的捕快倒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雖不知說話的是誰,卻乖乖聽了他的話。
丸子轉頭去看,見一身材頎長的白衣男子,負手昂頭,不卑不亢地走上堂來。
“我大燕朝以仁孝法度治天下,定罪判刑講求證據確鑿,如今方縣丞一不舉證二不審問,便要動用極刑,是要將我大燕朝律法踩在腳下麼?”
方縣丞被來人質問得心虛,雖不知來者是何人,卻覺他自帶一身凜然氣場,令人不敢小覷。
他強自定了定神,驚堂木再拍:“堂下何人?竟敢擾亂公堂、詆譭上官?!”
來者傲然一笑:“在下,文天譽。”
文天譽?方縣丞只覺這名字有些耳熟,用力想了想卻沒想起來,倒是被他趕走的鎮長,一臉駭然地湊了上來:“方大人,他……莫不是那位有‘布衣卿相’之稱的文天譽?”
“……什麼布衣什麼卿相?”
“下官當年進京趕考時,便曾聽人說過,文天譽乃是三朝閣老文大人的愛子,自幼與今上一同讀書長大,關係匪淺。後來執掌大理寺,以公正嚴明、斷案如神著稱。後來不知何故辭官歸隱,但畢竟是今上的心腹至交,時常體察民情、考量官員,故有‘布衣卿相’之稱啊。”
他話未說完,方縣丞已是冷汗涔涔而下。
自己是犯了什麼太歲,一邊是聖前的紅人,一邊是皇帝的發小兒,一個比一個來頭大,誰他都得罪不起。
天要亡我,天要亡我……方縣丞快哭了,然轉念一想,這文天譽雖來頭大,但如今怎麼說也是無權無勢,而那位安公公,手握重權且睚眥必報,兩害相較取其輕……
想至此,他壯著膽子道:“閣下即便真是文天譽,如今也是一介布衣,依律不得干預本官審案,還請見諒則個。”
聽這昏官跟自己講法度,文先生反笑了,“我無意干預縣丞大人審案,但我大燕朝有公開審案、民眾聽審之傳統,我只是代表門外聽審的眾鄉親,問縣丞大人幾個問題。”
不等方縣丞反應過來,文先生便上前兩步:“其一,縣丞和鎮長口口聲聲說,有人檢舉這位蘇獵戶殺人,請問,檢舉者何在?依律需帶他上堂對峙。”
這……方縣丞與鎮長面面相覷:哪裡有什麼鬼的檢舉者,“檢舉者麼……”方縣丞咳了咳,“來府衙檢舉過後,翌日便失蹤不見,許是被這廝殺人滅口也未可知。”
他此言一出,門口聽審的百姓一片鬨然,連蘇柒都被他氣笑了:被檢舉完才想起殺人滅口,你以為人人都像你一樣傻……
這樣的鬼話,文先生自然也不會信,冷笑一聲道,“檢舉者不見了,那被殺的屍首總不會也不見了,煩勞方大人將屍首搬上堂來勘驗!”
他此言一出,方縣丞和鎮長愈發心驚膽戰,方縣丞索性破罐子破摔:“屍首已經仵作勘驗,乃是被殺無疑!文先生一屆平民,可沒有勘驗屍首的權利!”
“縣丞大人說得對,平民百姓確無驗屍之權。”
聽他認了,方縣丞剛要鬆口氣,卻見文先生悠悠然從衣袖中摸出塊金牌,舉到他面前,“此乃當今聖上御賜金牌,見此物如聖駕親臨!”
這這這……方縣丞尚未從驚駭中緩過來,已被鎮長一把拉倒在地,闔堂上下齊齊跪倒,高呼“萬歲”。
這是個好東西啊……跪在堂外的蘇柒,望著文先生手中高舉的金牌嚥了咽口水,眼饞。
她倒不在意這金牌有多大威勢,她只是覺得……
這樣大一坨金子,得值多少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