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字路口處左拐,行大約七百米,有一座雕龍畫鳳的石橋。
踏過石橋,就是河東。
過橋再走七百米,又是一條長街,與河西的長街沿河對稱,其繁榮程度,亦是絲毫不差。
沿著長街復向南行三百來米,可以看到右側的一條小衚衕。
武安君的家,就在衚衕的盡頭。
那個左邊門上貼著一個泛白的寫著‘福’字的紅紙。
右邊的紅紙不知被哪家的熊孩子撕了一半,隱約間能夠見到一些‘福’字殘殘骸的大門,就是武安君家的大門。
此時,武安君家的大門半開半掩,走近了之後透過門縫往院裡看去。
可以看見院子裡搭著一個簡陋的涼亭。
涼亭中擺著一張石桌。
秀兒正站在石桌前,手持一杆毛筆在畫著些什麼。
在秀兒的身邊,站著一個比秀兒還小的小姑娘,應該就是秀兒的那個好朋友——武安君。
小姑娘站直了比石桌高處一個腦袋,看上去大約六七歲的年紀。
粉雕玉琢,像個瓷娃娃一般讓人看了就想捧在手心裡,生怕一不小心就摔壞了一樣。
只是.....很破壞畫風的是,此時這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正左手捧著一個油紙包。
油紙包中應當是一些這個世界的小吃,小姑娘目不轉睛的盯著秀兒持筆的手。
一邊聽著秀兒說著些什麼,不時或若有所思,或恍然大悟的點頭。
另一隻手,又彷彿一刻都不閒著的往嘴裡填著各種食物。
只是第一眼,周易突然覺得.....他可能明白蘇采薇為什麼會說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小姑娘了。
秀兒不知在寫畫些什麼東西,很投入的樣子,沒有絲毫的分心。
倒是那在邊上旁觀,且一邊吃著東西,一邊不時點頭像是學到了什麼東西的小姑娘。
像是感應到了周易的目光,轉過頭往門口的位置看了一眼。
看到半開的院門中探出一張好看的臉,小姑娘的眼睛一亮。
往嘴裡塞了一塊驢打滾一樣的糕點,嚼著,回過頭看了秀兒一眼。
又轉過頭,見門口處那張臉的主人還在看著自己....拿著油紙包的手。
小姑娘下意識的把左手的油紙包藏到了身後,猶豫了下.....
轉過頭,一邊看著秀兒持筆的手,一邊不時的往嘴裡塞些東西。
像是.....完全沒有看到站在門口觀望的周易一樣。
周易:“......”
所以,這個傳說中的武安君,竟然是一個護食的小吃貨?
這畫風....突然就讓人把她和屍山血海這四個字給分隔開了有木有?
正想著,就見小姑娘又往嘴裡塞了幾塊糕點,抬起頭,見秀兒還是一臉專注。
自己的一張小臉上,就忍不住爬上了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