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南大將軍?”
一旁的馬良、馬謖都是一愣。諸葛亮給人的印象就是風度翩翩,神色從容,乃是不亞於蕭何的宰相之才。
現在陛下任命他為徵南大將軍?兩人總感覺諸葛亮的氣質,和率領大軍的統帥有些不相符。
“臣領命!”
諸葛亮倒是沒什麼意見,如今益州和荊州已經穩定下來,只需要穩固政策即可,不需要他時刻的關注坐鎮。
和坐鎮後方梳理政務相比,諸葛亮對統帥大軍也有著很強的興趣。如能親率大軍南征北戰,復興漢室,那他這一生就圓滿了。
並且,只要能率領大軍收復中原,諸葛亮就能真正的震撼史冊。功業遠超古往今來的一切文臣武將,留下不朽之名。
而對於楊雲來說,讓諸葛亮得到這種名聲也沒什麼,反正只要他不死,就不怕翻車。
“原來的時間線,就是諸葛亮親率大軍,以馬謖為參軍南下,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輕而易舉的蕩平南中!”
楊雲就是考慮到這點,所以才有這番任命。
如今蜀軍兵甲充足,糧草輜重不缺,比原來時間線更加的強大。以諸葛亮的能力,解決南中的問題,並不困難。
“孔明此番南征,需要哪位將軍隨行?”楊雲問道。
“關興、張苞兩位將軍即可!還有馬謖馬幼常!”
諸葛亮對自己有著充足的信心,三個絕世猛將一個都沒帶,只帶上了馬謖和關興、張苞三人。
楊雲心念一動,就知道了諸葛亮的想法。
諸葛亮初次統兵,在軍中並沒有多少威望,而關興張苞兩人,有著關羽和張飛的遺澤,只要能讓兩人同從號令,那軍心自然不是問題。
“好!傳朕旨意,任關興、張苞為大將,馬謖為參軍!”楊雲立即下令。答應了諸葛亮的全部要求。
在大殿議事之後,幾個大臣各自退下。隨後,諸葛亮被免去丞相之位,擔任徵南大將軍的訊息在都城迅速的傳開。
這訊息,引來無數人的驚異。
不過外界的再多議論,也改變不了楊雲和諸葛亮的決心。很快,李嚴擔任尚書令,馬良前往僰道,準備糧草軍械,以此地為前沿的基地。
半月之後,楊雲在都城外面登臺拜將,授諸葛亮節杖,率精兵四萬,沿水路前往僰道,開始分兵攻下南中各郡。
在諸葛亮率兵南下之後,楊雲難得的沒有前往青城山修煉,而是坐鎮都城。開始親自處理益州和荊州的各種政務。
他在前面的幾個世界,也曾手握大權,對於處理內政並不陌生,以前只不過是感覺浪費時間,沒有去做而已。
現在他親自處理,不過一兩天時間,就輕鬆的上手。
章武五年四月,諸葛亮率軍擊敗越嶲郡守高定,輕而易舉的斬殺雍闓,平定越嶲郡。隨後南下益州郡,生擒孟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