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宮殿的修繕還是個問題,偌大宮殿,卻沒有幾座建築。”
徐庶向諸葛亮抱怨道:“諸多大臣紛紛上書請求重修宮殿,但如今國家新建,就立即大興土木,著實不好。”
“唔。”
諸葛亮沉吟著,搖搖頭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沈晨說道:“應該還是以實用性為主,先在宮裡修幾棟官署,大漢的建築風格過於宏大,天天講究大殿大殿,大殿其實只要一個就夠了,平日裡朝議用小殿即可,這件事情我來處理吧。”
這就到專業對口了。
穿越前他可是建築設計師,雖然剛畢業沒多久還沒有混成大設計師,但畢竟學了那麼多年,故宮也去了很多次,觀摩各地古代建築,十分有心得。
現在洛陽皇宮只是稍微修繕,保留了幾棟主要建築物,其餘全都毀於戰火,要麼就只剩下殘垣斷壁,正是他大顯身手的時候。
更重要的是洛陽皇宮其實非常大,漢代洛陽皇宮佔地七平方公里,北宮是1.8平方公里,南宮為1.3平方公里,其餘則是皇家園林和別的宮殿,故宮也才0.72平方公里呢。
現在南宮幾乎毀於戰火,北宮這1.8平方公里也完全不需要那麼多,給劉禪1平方公里綽綽有餘。別的全都修成官邸、辦事處和街道。
具體皇宮面積把原來7平方公里變為1平方公里,少搞幾個園林,建築修得不要像以前那樣隔個幾百米一座巨大宮殿,修得緊湊一些,如故宮一樣,更具有實用主義。
不過因為現在漢朝初立,朝廷缺錢,所以還是把錢糧用在關鍵的地方,宮殿的話先慢慢修著,把主要辦公的場地做好就可以了。
接著諸葛亮就與龐統徐庶蔣琬三人聊起了最近積攢的政務,天下各地的事情。
有些都一一處理好,有些則不好下定義。
諸葛亮就給出了處理意見,一直聊了一個多時辰,等接近天黑的時候,才說起了明年準備要做的事情。
沈晨說道:“現在官制混亂,不能統一,職權劃分不明,我覺得要重新制定。”
“嗯,曉卿之前說的三省六部還有軍務院和內閣,我覺得可以考慮一下,軍政確實要分離,防止有人擁兵自固。”
徐庶也說道。
“哦?曉卿又有新的建議了嗎?”
諸葛亮看向沈晨。
“是的。”
沈晨就把制度說了一下,末了又道:“我覺得明確官員制度,細分官員指責十分重要,而且要進行追責制,這樣就能斷絕尸位素餐者和碌碌無為者。朝廷可以養一些閒人,但不能每個人都無所事事。”
“唔。”
諸葛亮思索道:“那到時候我與曉卿就列個表格出來,將九品對應的官職以及他們要明確的責任劃分清楚。”
“目前的當務之急是把六曹尚書從尚書檯獨立出來,管理全國的事物不是小事,光全國戶籍,就靠六曹尚書裡一個從七品戶曹尚書管,這恐怕不太合適。”
沈晨說道。
六曹尚書在隋朝演變為了六部,但在漢朝這麼重要的職務居然只是六百石小官,相當於一個地方縣令,這顯然是職小權大的典型。
所以把六曹提為六部迫在眉睫,這樣把各個部門的職權細分,管理人員更多,為三省減輕壓力。
三省副相與丞相組建成內閣,就負責掌舵,管理國家發展,下面的六部就變成了執行部門,如同後世的國物院與財政部、交通部、公安部等各個部門的關係一樣。
目前大漢的人口少,用不到那麼多官員。但早一點把職權劃分也更容易管理,只要國家秩序能夠儘快恢復,管理得當,那也能迅速接上正軌。
當下沈晨諸葛亮他們一直談論政務,內容包括了官員改制、職權劃分、未來方向、修建運河、政治改革、人口遷徙等等。
對於沈晨的不少意見,諸葛亮表達了高度肯定與贊同,並且決定先進行規劃,明年正式開始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