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跪地向下拜服,心中害怕師君發怒,臉上的慚愧更加明顯,已是淚流滿面。
沈晨嘆道:“不過這件事情也怨我,我以為你們是師兄弟,會互相商議行事,就沒有強制你們必須聽從承義的命令,以後我會引以為戒。”
鄧艾忙道:“千錯萬錯,都是艾的錯,與師君無關。”
“好了,向大師兄認個錯,向伯約道個謝。”
沈晨說道:“若非大師兄幫你求情,若非伯約及時趕到,縱使你沒死在臼城,你這首功我也必須剝奪。”
“謝大師兄,謝伯約。”
鄧艾連忙起身向吳當和姜維拱手行禮。
看到他態度比較誠懇,沈晨輕點下頜道:“嗯,此戰記你為首功,望你將來戒驕戒躁,改掉這傲慢偏執的毛病,切不能再魯莽行事。”
“是。”
鄧艾再次向沈晨行禮。
其實這一次沈晨也比較糾結。
鄧艾確實立了大功,除自己以外首功無疑。
問題在於這小子是擅自行動,跟電視劇《亮劍》裡李雲龍一樣。
李雲龍的部隊是有電臺可以向上級彙報請示的,但他偏不,就是要一意孤行。
雖然最後結果是好的,然而這是典型的戰場抗命和無組織無紀律,在軍隊當中這是大忌。
所以他雖然經常打勝仗,卻也經常挨處分。
鄧艾也是如此。
擅自行動無組織無紀律。
只不過雖然鄧艾犯錯,但沈晨也有一定責任。
他們師兄弟之間職務差不多,都是雜號將軍,沒有上下級之分。
沈晨這一門雖然也強調長幼有序,卻也強調不分尊卑,師兄弟之間應相互友愛,互相平等。
因此導致吳當雖然是大師兄,卻不能強制命令下面的師弟。
如果當初沈晨考慮比較周全,為吳當站臺樹立起他的威信,且給予他比較大的權力,或許就不會發生鄧艾擅自行動的事情。
這樣即便遇到問題,他們也可以互相商議,畢竟鄧艾已經得到了情報,而且沈晨也強調過吳當應該適當聽取鄧艾和姜維的意見,大抵火燒臼城的事情不會改變。
不過總得來說,結果是好的,鄧艾立了這麼大功勞,卻因為一件在很多人眼中的小事而撤掉他首功的資格,也確實有點不講道理。
所以沈晨還是把首功給他,但希望鄧艾將來能改變他那驕傲自滿的性格,這也是為了他好。
確定了首功,便是次功。
次功自然是龐德。
龐德攻破了皮氏,殺死了朱靈,讓徐晃進一步陷入窘境,也改變了河東戰場的形勢,功勞不小。
接著趙雲、馬岱、姜維、吳當、吳濤、霍漾、單彝等都有排列功勞。
只是軍中有大半將領並不在此,所以沈晨打算先把功勞上報上去,等待朝廷的封賞再說。
而就在他表彰功勳的時候,又有一件事情,找上了門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