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
沈晨無奈道:“如何?”
沈桃就道:“張繡約我們明日在育陽會面。”
“好。”
沈晨點點頭:“若是能說動張繡,勝算就更多一分了。”
歷史上這個時候張繡已經投曹了。
那個時候面對袁紹的拉攏,賈詡言辭拒絕,並且最終力勸張繡投奔曹操,使得曹操大喜過望,封他為揚武將軍,並且讓兒子娶了張繡女兒。
但如今經過沈晨一番提醒,張繡明白現在曹操可能會因為大敵當前對他冰釋前嫌,可一旦解決敵人,秋後算賬,恐怕.......
所以面對賈詡的不斷勸說,張繡一直沒有表態,不過他也沒有打算出兵,顯然是打算先觀望一番局勢再說。
不過沈晨卻知道張繡的顧慮,因此打算邀請張繡一同進攻曹賊,至少決不能讓他上曹操戰車。
得到了這個情況後,沈晨當天先在黃門亭休整。
第二天一大早,就親自領者三千兵馬,浩浩蕩蕩北上,向著育陽的方向開赴。
這些士兵多有甲冑,因此後方還有一千多輛馬車,除了放置鎧甲武器等軍械以外,還有極少的糧草。
因為沈晨已經提前派人把大量糧草送至比陽甘寧處囤積起來,等與甘寧匯合之後,再整合大軍,把所有的物資一起帶走,直奔汝南。
過了晌午,他們的軍隊就已經到了育陽。
育陽位於淯水以西,但他們約定的地方卻是在育陽以東的一處鄉野,此時在遠處山坡之上,張繡騎在馬背上遠遠觀望。
見到沈晨大軍過來,他讓親衛去叫他過來。
過了片刻,沈晨和十多名護衛騎馬而來,到了山上,就只看到張繡連鎧甲都沒有穿,揹著弓箭,只帶了幾名護衛在身邊,有些納悶道:“張將軍,怎麼如此輕裝簡行?”
張繡苦笑道:“文和伯父在西涼軍中威望極高,他最近勸我投靠曹操,不少部下也被他說動,我也不敢直接過來,這還是以打獵為說辭偷偷來與你見面。”
“將軍辛苦,文和先生確實很厲害。”
沈晨說道:“不過閒話少敘,將軍覺得如何,現在還能夠投靠曹操嗎?”
“唔......”
張繡遲疑道:“伯父跟我說,若是投曹之後,他必不會加害於我。”
“嗯。”
沈晨點點頭:“如果我是曹操,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加害於將軍。但等到了擊退袁紹之後,到時候將軍是生是死,全看曹操的心情。”
“這......”
張繡眉頭緊皺起來,這確實是他最擔心的情況,所以才一直猶豫到現在。
沈晨又說道:“凡是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付給別人之前,一定要想清楚那個人是否值得託付。雍糾將密事託付給妻子,最終卻慘遭滅門。趙王將兵馬交給趙括,最終趙國幾乎滅亡。如果與人已經結下死仇,不趁著他在危難的時候將他覆滅,反而去幫助他,最終有可能的就是三郤與胥臣之事了。”
這裡面有三個典故,趙括的事情不用多說,雍糾的故事則來源於成語“人盡可夫”,講的是春秋時,鄭大夫祭仲專權跋扈,鄭厲公想除掉祭仲,就派祭仲的女婿雍糾去做,雍糾把這事告訴了妻子雍姬,雍姬轉身就出賣了丈夫和鄭厲公。
還有三郤和胥臣,指的是胥臣早年對郤氏有恩,結果郤氏發達之後,反而恩將仇報,打壓胥臣的後代。可以理解為現實版的農夫與蛇,是非常典型的忘恩負義形象。
張繡其實出身於武威張氏,為涼州世家豪族,自然不可能不知道這些典故,所以聽到沈晨的話,眉頭緊張,內心十分糾結。
見他如此,沈晨也就不再勸說,而是說道:“我現在急著北上對付曹操,將軍如果不願意出兵相助也沒有關係,但還請儘量不要投降曹操。否則的話,如果將來曹操打退了袁紹,要殺將軍之時,就不要後悔今天我沒有提醒過將軍。”
“我知道了。”
張繡長嘆一口氣,拱手道:“還是多謝沈小郎了,此事容我回去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