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訊息之後,曹操立即派人去傳令把所有的兵馬全部調集回來,只是兵馬集結還需要時間,因此他連忙安排人手準備撤退事宜。
梟雄之所以是梟雄,便是因為哪怕遇到挫折與困難,他們也如英雄一般不會屈服。
只是梟雄與英雄的手段不同。
梟雄陰險狡詐,不擇手段。英雄光明磊落,不會突破道德的底線罷了。
第二日,曹操就派曹洪先押運糧草退往陰平,同時加緊催促夏侯淵于禁等人立即回來,整頓兵馬儘快趕回兗州。
到了第四日,夏侯淵已經接到命令離開,曹操與于禁匯合之後,也是立即出發撤離。
離開之前,為了防止陶謙搗亂,他留下五千人馬,由曹仁率領。
等五月初八的時候,曹操的氣色已經稍微恢復了一些,為了穩定軍心,也不敢表露出擔憂和痛苦,命令大軍正式啟程回兗州救援。
他走前喚來曹仁,認真叮囑道:“我軍剛撤,陶謙肯定以為有詐而不敢追擊,所以你也要撤離至蘭陵,待陶謙派人追擊,你埋伏他們,他們就不敢追了。”
“唯。”
曹仁回答道。
曹操的身後大軍開拔已經出發,他勒轉馬頭正欲要走,忽然又似乎想起了什麼,扭頭對曹仁說道:“子孝,那沈晨你派人暗殺之。”
曹仁不解道:“大兄,之前不是說讓我將他召來嗎?”
曹操沉聲道:“此番兗州遭劫,生死難料,無暇顧及此幼子。若我是陶謙,戰亂平息之後,得知我郡內有如此奇才,必徵召入仕。我若得不到,怎麼能留給陶謙呢?”
“那為何不擄掠而走呢?總歸不過是個八歲的稚童。”
“他有家族宗親,即便擄掠去了兗州,又怎麼可能會誠心助我?除非我把他的宗族遷走,但眼下後方大亂,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原來是這樣,我知道了,我已經派人在鄉里埋伏,若那沈晨回鄉,則剛好將其鄉人盡屠之,以震懾陶謙。”
曹仁點點頭,他也是個狠人,後來也曾經屠過宛城,一將功成萬骨枯,不止是士兵的命,還要用手無寸鐵的平民之命,來奠定他曹氏名將之根基!
“好。”
曹操勒馬轉身離去,扼殺一名幼年天才對於他來說並不算什麼。
歷史上他也曾經派人暗殺了天才神童周不疑,只要這些人不為自己的敵人所用,不管是生是死都可以,哪怕是在他麾下,也可能因某些原因而被誅殺。
而就在曹操率領大軍回援兗州之後的第二日,陶謙在城外的斥候就已經查探到了他撤離的訊息。
剡縣內,州牧府邸。
陶謙召集劉備、孔融、糜竺、陳登等人來廳堂議事。
他咳嗽兩聲,環顧四周說道:“諸位,曹操忽然退兵了,這是何意?”
陳登想了想道:“也許是誘敵之計,佯裝撤兵,實則設伏。”
“我也是這麼想的。”
陶謙正準備說讓眾人先觀望一下形勢,確定曹操是否退兵再做計較。
腦中不自覺忽然又想起了沈晨曾經說過,曹操在兗州大肆砍殺名士,早就引起兗州世家豪強不滿,後方可能會出亂子,一時猶豫。
劉備見他若有所思,便開口詢問道:“陶公以為如何?”
陶謙目光看向劉備,想了想,遲疑說道:“玄德,有人曾跟我說,曹操後方可能會大亂,所以我在想,會不會曹操真的打算撤退?”
陳登搖頭說道:“這世上哪有這種人能算到將來之事,公切莫被人欺騙而枉顧了州郡大事。”
“額......”
陶謙試探道:“可如果曹操真的撤退了的話,那豈不是失了一個良機?”
劉備就說道:“陶公,我願帶兵出城前去試探一番。”
陶謙高興起來:“那就有勞玄德了。”
當下劉備也不含糊,召來關羽張飛趙雲,自己帶了一千左右精銳,加上孔融的三千人馬,總計四千人準備出城。
陶謙怕人少了難以維繫,又令部將許耽領四千丹陽兵,跟隨劉備前往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