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還坐在那個位置上,處置不當,便會引起軒然大波。這又該如何是好。”
“天下乃有德者居之,燕相若不取姬氏的天下。自然有人來奪。”
“且不說燕國姬姓宗室勢力龐大。諸侯出兵干預又當如何。”
蘇代聞言微笑道:“燕相要取王位,若要姬氏一族不反抗,又使諸侯國不干涉燕國朝政,這一點並不難。燕相取王位的手段,只需名正言順便可。”
子之問道:“我如何才能名正言順,以取姬氏的天下。請先生教我。”
“再下不才。”蘇代拱手道:“願意親自進宮以堯舜禹之事有說王上。”
堯舜禹之事,子之安能不懂。子之沉思片刻,忍不住問道:“此事,先生有幾分把握。”
“燕王素有‘好賢、行仁’之美名,此去雖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我會竭盡所能為燕相效力。”
“有勞先生辛苦,無論事成與不成,我必有重謝。”
一人道:“燕王不願意禪讓,又應該如何。”
“燕國的朝政掌握在我的手中,他不願意禪讓於我。我只好撕破臉面便強行逼宮,屠滅姬姓宗族。”子之冷聲笑道:“現在燕國的局勢由不得他願意與否。”
蘇代拱手告辭道:“燕相,我這就入宮有說燕王。”
子之道:“有勞先生辛苦。”
子玉擔憂道:“燕相,先生能成功嗎?”
“此計不成功,我們還有下計。”子之露出了詭譎地笑容,成竹在胸道:“燕王我是當定了。”
蘇代、鹿毛壽兩人先後進宮,以堯舜禹之事有說燕王噲。一時間,燕宮內門庭若市。
“王上,你不能效仿堯舜禹退位讓賢。”姬遠指著宮外,憤懣道:“子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王上退位給子之,只怕我燕國會烽煙再起,國之不國啊!。”
“這幾日,宮中發生的事,你都已經看到了。”姬噲眸色平靜道:“事已至此,寡人還有選擇嗎?子之覬覦寡人這個位置已經很久了。既然他想要,寡人就給他便是。”
“王上,姬氏的江山,怎可恭送給他人。”
“寡人不送又能如何。子之權勢滔天,寡人勢單力孤,怎能與之抗衡。”
“臣無能,讓王上受辱了。”
“寡人受辱不要緊。姬氏一族的血脈還在,燕國就還有希望。”姬噲道:“這個位置,並不是子之想坐就能坐的。即便,他強行坐上了這個位置,他的一生也會不太平。”
“王上,你的意思是說…”
“子之乃人臣,倚仗權勢奪了寡人的王位。莫說國內忠君愛國之士不平,諸侯國亦不能忍。”姬噲道:“寡人奈何不了子之。寡人就只能倚仗國人和諸侯國。”
“王上所言甚是,子之為王,人心不服。勢必會群起而攻之。”
“傳令下去,凡是三百石以上的璽印全部收回,交由子之任命。令,司禮擇好吉日,寡人要舉行盛大的儀式,讓位與燕相子之。並將燕國換主的訊息,昭告諸侯列國。”姬噲露出了陰冷一面,“若要一個人滅忙,必先讓其瘋狂。”
“王上,此舉不慎,你便會留下千古的罵名啊!”
“寡人不能流芳百世。”燕王噲留下了幾滴眼淚,“寡人就承擔遺臭萬年的罵名又何懼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