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江湖,是一定要帶刀的。
這毋庸置疑。
“李先生,我們要去什麼地方?”
“往西南走,目的地是一座小國,叫做周國,那位皇帝陛下,用刀比你厲害太多了。”
……
……
位於延陵西南那邊的那一座小國,叫做周國,延陵的南境軍府早已經對延陵疆域南邊的那些小國動手,但是唯獨對於這一座小國,並沒有做些什麼。
沒有多少人知道原因。
那位已經說不上春秋鼎盛的皇帝陛下知道,之前朝中的好些大臣也知道。
不知道的人在猜測,是不是因為延陵的那位宰輔是黃近的緣故,那位怎麼看都是一位周國人,現在又在延陵做了這麼大的官,理應是對周國有些照拂的。
但知道的人都知道,延陵的軍伍沒有踏上週國的土地,是因為李扶搖。
那位現如今已經是一位登樓劍士的男人,只要在這個人間一天,延陵便不會做些什麼。
甚至於他離開人間之後,也不見得會有人做些什麼。
周國這些年並沒有開闢疆土,更沒有發動什麼戰事,邊軍的戰力還剩下幾分不清楚,但是朝堂之中,文官勢力卻一直不大。
那座江湖倒是極為繁盛。
比很多年之前,要繁盛很多很多。
清歡渡,是大周南方的一處渡口,因為景色十分不錯,因此這渡口常年遊人如織。
除去遊人如織之外,還有許多江湖武夫都喜歡在清歡渡旁的一座山上比武。
那座山有些怪異,在半山腰處生出一塊石頭,在清歡渡口,仰頭便能看清楚全貌,許多江湖武夫把地方選在那個地方,自然便會引來許多人圍觀,想要在江湖上掙出些名頭,光靠嘴肯定是不行,只能靠著拳頭,一拳又一拳的打出來了。
打贏了某位江湖大俠,卻是沒有人知曉,這更沒有意思。
這個地方便是一處天然的比鬥之地。
即便是落敗,也不過是摔落江水之中,並無性命之憂。
今日這裡就有一場比鬥。
兩方分別是一位號稱南郡劍仙的江湖武夫,和一位號稱北地神拳的北地豪傑。
這兩位之中,那位叫做唐餘北地豪傑早已經是聞名江湖,在江湖上有北地神拳的說法,在北地反正也是個排得上號的人物,反倒是那位南郡劍仙林芳,只是初出茅廬而已。
聚集來此的江湖豪傑們其實最開始不知道為什麼那位唐大俠要應戰這麼一個無名小輩。
後來才有人傳出訊息來,說是那位南郡劍仙之前在酒樓裡和這位北地神拳相遇,對拳法甚是輕蔑,說了好些江湖上的劍道高人。
反正大概意思就是不管多厲害的拳法宗師,在那些劍道高人面前,也不過是一劍的事情而已。
原本林芳這樣沒有什麼江湖名氣的傢伙說便說了,唐餘要是和他置氣倒是顯得自己沒有江湖前輩的樣子,可誰知道,這位南郡劍仙在說了那些話之後,將唐餘的好幾位弟子都一劍挑了。
這才讓唐餘動了真怒,決意和這位南郡劍仙約戰在清歡渡。
時間就是半月之後。
這是定死的事情,絕對不會更改,哪怕那一日周國被延陵滅了。
也是如此。
這半月之間,不知道有多少江湖武夫聞訊趕到了這個地方,就是想要看看這一場不僅是拳劍之爭,還是南北之戰的比鬥。
這樣一來,清歡渡可是多了好些人,讓許多小商販都賣出了好些東西。
反正相較於這一些,所有人都在期待著半月之後的那一戰。
一條渡船從別的渡口前來清歡渡,船上滿載一船的江湖武夫,全然都是來這邊看那場比斗的。
幾乎都帶著兵刃。
只有一個青衫年輕人,孑然一身。
這條渡船走得不快,反正是要在那場比鬥之前來到清歡渡的,所以即便如此,也沒有人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