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前言,劉備自新野起兵,往襄陽欲要為劉表討得公道,一道聯絡了江夏劉表長子劉琦。然,劉備大軍至襄陽,卻不見半個劉琦軍士。
因此事,讓劉備拿下襄陽之後,有不少人支援他坐領州牧之位,幸得蒯氏兄弟力阻,又劉備自推,方才有劉琦繼承州牧。
只是等蒯越親自帶人到得江夏西陵,卻得知劉琦病倒多日的訊息。心下既是感到輕鬆,卻又憂心不已。
輕鬆,是為劉琦未曾起兵之故,非是其故意為之,而是另有他因;擔心,則是知道劉琦的身子骨極弱已久,現今病倒並非第一次見。
只是蒯越心中尚有幾分惱怒,只因劉琦病倒鐵定與劉表被害有關。你道是為何?
原來蔡瑁和蔡氏擔心劉琦歸來影響劉琮即位,是以借蔡氏之身份嚴令劉琦不得擅自離郡,否則就是不忠不孝之徒。父親去世,原因尚且不說,作為人子卻不能前往送其最後一程,換做是誰都會悲痛莫名,由此倒下也不是什麼稀奇。
況且劉琦生母因難產而死,劉琦也因此先天不足,也幸虧當初劉表家資甚豐,才讓其沒有夭折。只是後來劉表入荊,其時劉琦尚未及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卻被劉表再娶之妻才是屢次刁難,因此鬱郁,衣食不暢。正是尚未補全缺口,又添新傷,是以劉琦竟是多有疾病。也正是因此,當初劉表身死,蒯越等人對於劉琮即位才沒有表現得那麼堅決的反對。
劉琦自蒯越口中得知了蔡氏等人陰謀,又已經伏誅的訊息,才漸漸有了起色,只是一連休養了半月,也僅僅是有起色,尚無法啟程趕往襄陽。蒯越無法,只得書信一封,前往襄陽,安撫心中急切的眾人。
隨後又依代州牧(尚未正式即位)劉琦之命,暫命劉備代行州牧之職,總領荊州事務,然後待劉琦痊癒,正式祭高天地之後再說。
於是,劉備就這樣成了實際上的荊州牧。至於劉琦,天年已至,此次病倒,再無痊癒之機。
曹操在許昌得知了此事,不由暗罵蔡瑁等人“傻逼”。有著遠超劉備大軍的大軍,又有大漢第一堅城,卻仍是敗得如此徹底,怎麼能用一個傻字就蓋全了!
曹操當即召集麾下眾人,道:“諸位,劉備之能,雖比不得本相和北面的明公,但若是讓其坐穩荊州,於我們南下的計劃不利,因此,本相決定立即出兵荊州!”
眾將無不高聲響應,並紛紛請命作為先鋒,攻打荊州。
荀彧卻道:“若要攻打劉備,必先取完成,拿下張繡,否則待大軍南下之時,劉備以利誘之,讓其從後而攻,搗毀糧道,必然大敗。”
“沒錯,丞相宜應先取張繡,再攻劉備。”程昱亦是少有的出聲附和道。
曹操明其意,道:“既如此,便先取張繡。”
隨後,曹操以夏侯惇、曹仁為前驅,領三萬大軍直撲宛城,自領五萬大軍,並夏侯淵等一眾大軍為中軍,隨後而行,又以于禁為後軍,領一萬人馬保護糧道,接應前軍。
曹操出兵的訊息,就劉備暫代州牧之職之事,一道送往涿縣,公孫度看到之後,當即著人名張郃、高覽等人加快練兵的速度。
劉備、張繡亦是先一步得到訊息,均是立即召集眾人相商。
宛城。
張繡先是將手下眾將招來,好生鼓舞一番,讓他們做好大戰的準備,然後就帶著賈詡到了書房。
“軍師,曹軍來勢洶洶,繡該當如何處置?”
面對張繡之問,賈詡好整以暇的說道:“當今之世,論威勢當以明公公孫度以及丞相曹操為最,最後奪取天下者必二人之一。明公七分,曹丞相三分。”
“而將軍不過困守一地,多年不得寸進,是以,詡以為將軍與其如此,不如早做打算。”
“早做打算?”
張繡一怔,旋即明白過來,眉頭立時皺了起來,道:“軍師的意思是投降曹操,或者公孫度?”
“然也!”
賈詡絲毫不覺臉紅,只是又道:“明公公孫度雖然奪取天下的可能最大,但遠在北地,於我們鞭長莫及,而如今曹軍已然殺來,詡以為當先顧全眼下再說不遲。”
“這……”張繡也知道自己非是人主之才,但讓他就這麼投降,實在是心有不甘。
賈詡一眼就看穿了他心中所想,道:“投降之事斷不可改!只不過投降也是不同的辦法的!”
“願聞其詳!”張繡對賈詡甚為心服,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