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出了州牧府,在陳到的護衛下來到城中風雲客棧。至於為什麼要住這裡,乃是伊籍介紹,否則他還是要住到驛館的。
“這裡倒是不錯!”
劉備單獨租了個小院,在外面看了看,很是滿意。小院雖然不大,但是住下自己等人還是不錯的,而且外面看起來還是挺別緻的。
到了內裡,劉備更覺不錯,對伊籍更是多了幾分感激。
待眾人安置妥當,陳到來到劉備屋內,道:“主公,今日可還有其他事情?”
“晚上還要到州牧府赴宴。”劉備將雙股劍掛到牆上,頭也不回的說道。
“是,主公。”陳到並不覺得奇怪,只是如是應道。
傍晚召集半數親兵護著劉備來到州牧府,一眾親兵一如既往在州牧府外便被攔下,陳到在進了府門不久也被管家親自引走,只餘劉備一人獨自前往大堂面見劉表。此時劉備雖然感覺有些不對,但事到臨頭,也無法離開,只能前往。
席間,劉表並無異常,讓劉備心下稍安。只是劉表畢竟有病在身,只是呆了沒多久便回了後院。恰在這時,伊籍趕來,對劉備使了個眼色。
劉備不知有何問題,但他相信伊籍,便藉口如廁離了宴席。剛出大堂,劉備便被伊籍拉著到了偏廳,道:“夫人慾要謀害皇叔,宜應速速離去以全己身!”
“尚未向景升兄辭行,就此離去恐惹人非議!”劉備皺眉道,“況且,備與夫人殊無恩怨,緣何要害某?”
伊籍哪知箇中詳情,卻是下午蔡氏送蔡瑁出府之時,二人所謀太大,以至於心神恍惚,又以為左近無人,就偏門處又說了幾句,恰好伊籍擔心衝撞了蔡氏,先一步躲到了一旁,不想竟是聽到了這番言語。只是二人之前早已商議妥當,此時只是略微有所提及罷了。
因此,伊籍只是搖頭道:“箇中內情,籍尚未可知,只是今日下午籌備宴席之時,偶然得聞夫人與蔡瑁將軍隻言片語。”
末了,又道:“皇叔若要辭行,必然為夫人所發現,屆時難逃蔡瑁伏軍。”
“如此,還請機伯暗中通知叔至,讓他……”
伊籍搖頭打斷道:“皇叔豈不聞打草驚蛇!”又明劉備其意,又道:“況且,若是皇叔安然離去,一時之間蔡瑁不知虛實,陳將軍自然得以安然脫險也!是以皇叔且去,不消盞茶功夫籍自會通知陳將軍。”
“那……好,備先走一步!”
劉備也不是優柔寡斷之人,要不然也不會屢次從危難之中脫險而出。劉備當即辭別伊籍,自往馬廄尋得的盧,藉口回去取東西騙過守衛,又取出不少錢財,自是得出。出得州牧府,劉備不敢停歇,策馬狂奔,城門處守衛阻攔不及,得以脫出襄陽。
蔡瑁既要對劉備下手,自是做了不少準備,包括府門守衛,都被其買通,劉備尚未出城,便被其相告蔡瑁得知,這還是看在劉備送上了不少錢財的份上。
蔡瑁大驚,提劍自尋劉備,不得見,又急尋陳到,亦不得見,慌忙帶兵前往驛館,不想館主言劉備不曾留住於此。不等蔡瑁多做打探,西門來報。
蔡瑁方知劉備竟已逃出城去,急命蔡中、蔡勳於城內搜捕陳到諸人,自領軍西去追捕劉備。
卻說蔡瑁之前就於東南北三門佈下埋伏,防止劉備走脫,僅留西門沒有多做安排,蓋因西門外不遠便是寬數丈的檀溪,旁說一人,就是數萬人也難易渡過。
另一頭,劉備撞出西門,行不數里,便見一寬達數丈的大溪攔路,其上波濤甚急,不得過,心中不由大急,當即調轉馬頭欲尋別路而走。然回走一兩裡地,不見旁路,卻聽到陣陣馬蹄聲而來,心知這是蔡瑁追來了,只得再度回首,望檀溪而走。
再至檀溪,劉備心中絕望:“今日走投無路矣~”
又回頭見煙塵滾滾而來,知追兵已近,急切間竟是牙冠一咬,縱馬下溪。行至半道,馬蹄忽陷,衣衫溼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