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此次劉表相招劉備,除了所言曹操之事,亦有枕旁風的作用。
相敘前事,劉表入襄,乃是因為納了蔡氏為正妻,方才站穩了腳跟。然而,那時劉表年歲已是不低,及至今日,更是年老體弱,而蔡氏卻仍是風華正茂。
蔡氏對於自己倒是不怎麼擔心,畢竟沒了劉表,她也仍是劉表明媒正娶的正妻,至不濟,也還有蔡家在背後為她撐腰。
只是蔡氏雖是正妻,但在劉表入荊州之前,尚有一妻,只是為其誕下一子便力竭而亡,也即是蔡氏所出並非長子,而是次子。如今正是長幼有序之時,蔡氏不得不操心此事。
因此,蔡氏於家中比以往對劉琦更加的挑剔,稍有不當,便會一番說教。
劉琦從蔡氏的態度中感到了不妙,稟明劉表之後,搬出了州牧府。然而,蔡氏仍是不放過他,時時著人喚過府來一番“教誨”。
劉琦深覺如此下去,將性命不保,奈何卻無計可施。恰好,他與左近的隆中諸葛孔明有舊,於一日相邀過府一敘,相請保命之策。
得了孔明之計,劉琦便請命外出看顧一郡,劉表尚未察覺到府中詭異之境的真正目的,加之他也有心培養長子,於是同意了下來,並將除了襄陽所在最為繁榮的南郡之外的江夏交到了其手中。
劉琦離了襄陽,自覺保得一命,安下了心來。蔡氏也因為他的外放同樣暫時放心下來。這一切,卻在去年劉備到來之後,被打破。
在蔡氏看來,劉表、劉備、劉琦,俱是同宗之人,劉表信任劉備,並委以重任,必是在為劉琦培養值得信任之人,於是暗中吩咐蔡瑁對劉備進行處置。也正是因此,蔡瑁才會有恃無恐的剋扣劉備的錢糧軍械,才會選擇的盧送與劉備。
劉表對此事也是知曉,但蔡家勢大,尚需仰仗,加之劉備實際上受到的影響並不大,所以也就裝作不知。
“備拜見州牧大人!”
劉備到得州牧府,自是首先拜見了劉表。
劉表看著榻旁的劉備,眼中泛起神光,卻轉頭對下人吩咐道:“你們都退下,嚴禁任何人靠近!”
“是!”
劉備感覺到氣氛有些詭異,暗暗思索道:景升兄招備前來恐怕另有深意啊!
就在劉備尚在揣度其中有何深意的時候,劉表開口道:“賢弟許久未見,近來可好?”
劉備回神,道:“有勞兄長掛懷,備近來甚好。”
劉表點點頭,又問道:“今曹軍來勢洶洶,不知賢弟可有良策退敵?”
劉備聞言沉默了半晌,方才回道:“曹軍勢大,備之新野守軍不過三千之數,不是其一合之敵,幸好北面尚有張繡,想來這才是曹軍的主要目的,一時之間,當是無恙。”
劉備實話實說的檔口,卻是沒有注意到他說到“備之新野”的時候,劉表眼底閃過一絲精芒,接著又眯起了眼睛。
“有勞賢弟費心,為兄此時身體抱恙,無法為賢弟提供太多的幫助。”劉表歉然道,“只要能擋住曹軍,無論賢弟有何需要,儘管說來,為兄自會著人去辦。”
劉備眼底閃過精光,卻被劉表瞧了個正著,卻只是默不作聲的看著,劉備尚以為沒人發現,只是自顧自的說道:“其他倒也不需,就是新野兵少,又在剿匪的過程中軍械受損頗多,尚請兄長相助一二。”
末了,又道:“倘使曹軍遣大軍至新野,備旁的倒也不擔心,只是新野民少地寡,一旦被圍,軍中糧草或將不濟。”
劉表笑眯眯的說道:“這些都是小事,待晚上為賢弟接風洗塵之時,當可處置妥當。如此,賢弟可還有其他所需,儘管說來,為兄也好一併處理。”
劉備想了想,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隨後二人又聊了聊新野的近況,然後劉備就退了出去。
賢弟啊,新野已經不屬於荊州了嗎!好,好,很好啊!
劉表看著劉備離去的身影,心潮跌宕起伏,面上更是不斷變幻。
“老爺,妾身就說這劉備是……”
劉表瞬間回神,面上滿是怒火,直接打斷了蔡氏的話:“誰讓進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