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晴瞧去,為首的比自己略長兩歲,顧盼神飛,通身氣度又與旁人不同,手中牽著的女孩兒身量未足,似與林覺規同齡;身後兩個,年長的溫柔可親,稍幼的觀之忘俗,釵環裙襖並無太大區別。
林家兄妹原聽母親提起,神龍將軍府共有四位小姐在閣,丹琦既已入宮備選,走在前面的必是大舅的庶長女蘭若、二舅的嫡女玫珺與榛鎮國公顧峰的親妹芙瑤了。
待張夫人一一引薦後,琴思月(龍汐)向顧老太君笑道:“以後家裡更熱鬧了!”
顧老太君點點頭,因又吩咐:“傳我的話,規哥兒兄妹是我的外孫,府裡上下都需與本家主子一般盡心伺候,若敢仗著哥兒姐兒性子好,就敢慢怠,顧家斷斷容他不得!”
張夫人起身答應:“老太太儘管放心,媳婦自要對得起妹妹的託付。”
琴思月(龍汐)這才問:“哪個是在林姑娘跟前伺候的?”
過不片刻,一個年老嬤嬤並倆小丫鬟進來磕頭。
芝晴主動介紹:“這是自幼的奶孃王嬤嬤,年小的春雨打小兒跟著我,略大的叫紅鷺,來的路上哥哥從人販子手上買下的。”
顧老太君搖搖頭:“老的老小的小,這怎麼能成呢!”
琴思月(龍汐)見紅鷺眉間一點硃砂痣,頗有大家千金的品格,放下扇子笑道:“姑媽把表弟表妹託付給老太太,自然是不便多派下人跟著的,表弟是男孩子不打緊,妹妹那兒還需老太太周全,下邊服侍的我們添,您再將跟前得力的丫環賞她一個,也好鎮壓不服管的奴才是不是?”
“公主想得周到!”顧老太君欣然答應,“秋紅,打今兒起,就在林姑娘跟前伺候。”
芝晴忙謝賞賜,秋紅也從新認了主子。
玫珺姐妹與芝晴年齡相仿,顧葵顧萱同林覺宏也能投契,顧老太君欣喜不已:“就該這般親近的。”
林覺規提醒道:“老太太,妹妹還需向二位舅舅請安。”
張夫人請示顧老太君:“媳婦正可領外甥女兒過去。”
顧老太君含笑點頭:“你不必過來了。”
顧尹已見了林覺規,頗喜外甥承得家風,於外甥女請安時不免寬慰幾句,叫她凡事不可見外云云。
正院略坐一坐,張夫人即命嬤嬤送她過去拜見顧正,芝晴掀簾偷看,發現小轎出神龍將軍府角門另進了旁邊的黑油大門,心中猜度顧正的院子必是神龍將軍府舊花園截出來,下轎看了房舍,雖不及正房軒昂壯闊,倒也算得上玲瓏有致。
黃氏方與呂櫻從顧老太君處回來,正為剛才的事兒意氣難平,板著臉發作兒媳:“我上了年紀不中用,你也老了不是?早先見林姑娘時我把戒指拿出去撐你的臉面,你就該想著還有兩個哥兒沒見,怎麼不打發素雲回來預備?還是大家閨秀,你家裡只教你動些小心思算計婆婆的東西不成?”
呂櫻氣苦,順著炕沿跪在地上:“是媳婦大意了。”
黃氏把佛珠放炕桌上:“我是比不得大太太有福,凡事自有兒媳婦替她想在頭裡,今日送給林家的表禮也必是長白媳婦的私房,擱咱們家掉個個兒,做婆婆的填東西周全兒媳婦。”
呂櫻強忍著沒流下眼淚來:大嫂子是吃皇糧的,不算祿米,一年單俸銀就有兩萬多兩,上皇同聖人還賜了無數皇莊田產,更不用提當年嫁入神龍將軍府時那震動京城的一百三十抬嫁妝了,她哪裡比得了?說的好聽有與老太太和太太一般的月例,一年下來統共二百來兩銀子,連打賞下人都緊湊,何曾有許多富裕?婆婆一味偏心小叔,琛兒怕要白擔長子嫡孫的虛名,她豈有不為後事打算的道理?若是與大嫂一般託付得人,誰樂意如此斤斤計較?
黃氏最見不慣呂櫻這副哭喪臉。正要打發她回房,只聽大丫鬟彩霞在外間傳話:“太太,林姑娘來了。”
黃氏趕忙換了一副面孔:“快請大姑娘進來。”
呂櫻忙站起身,垂眼站在一邊。
黃氏讓著芝晴上東炕,芝晴見其西下坐,便料定是顧正之位,因向炕邊的椅子上坐,黃氏再四讓她上炕,這才告罪挨著黃氏坐下。
打發了呂櫻帶顧琛去榮慶堂,黃氏這才說:“你舅舅剛被翰林陸學士請了去,再見罷,只有一句話囑咐你,家裡四個姐妹都極好,偶有玩笑無不盡讓的,唯獨我那個孽根禍胎,是家裡的混世魔王,今日去廟裡還願尚未回來,晚些時候你看見就知道了,以後不用理會他,你這些姐姐妹妹也不沾惹他的。”
芝晴素聞母親說過,有個內侄兒乃銜玉而生,頑劣異常,不喜讀書,最喜在內帷廝混,外祖母又溺愛,幾乎是無人敢管,今見黃氏所說,便知是這位表兄,一面陪笑道:“舅母所說可是銜玉而誕的二表兄?在家時母親常說,這位哥哥比我大不一歲,小名就叫不梵,性雖憨頑,待姊妹們卻是極好的,況我來了,自然和姐妹一處,弟兄別院另房,豈有沾惹之理?”
黃氏笑道:“你不知道緣故,他有老太太疼愛,和姐妹們一處嬌養慣了,姐妹不理他還安靜,若多說一句話,有天沒日的就不知生出多少事來,甜言蜜語的休要信他就是!”
芝晴一一的都答應著。
忽見一個丫鬟來說:“老太太那裡傳晚飯了。”
黃氏忙攜了芝晴出門,又向她解釋:“長白媳婦是公主娘娘,老太太看她的面子也不好常令大太太過去侍候。”
芝晴雖小,心卻靈透,因笑道:“二舅母必是體諒大舅母才情願自己辛苦的。”
說著話已到顧老太君前院,見黃氏進來方設桌椅,顧不梵之妻李氏捧杯,清姐安箸,黃夫人進羹。顧老太君正面榻上獨坐,兩旁設了六張空椅。
清姐忙拉林覺規在左邊第一張椅子上坐下,林覺規慮著男女大妨不敢就座。
顧老太君笑道:“你舅母和嫂子不在這裡吃飯,今日晚了,先在我這兒將就湊合一頓,明天你舅父哥哥正經為你們設宴接風。”
林覺規不好託大,這才告著罪入座。
林覺規年幼不必上桌,芝晴便在左邊第二張椅子坐下,玫珺姐妹四個告了坐方上來,玫珺坐右手第一,玫珺坐右手第二,後面依次是玫珺與芙瑤。
寂然飯畢,顧老太君便說:“你們去罷,讓我們娘兒們自在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