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媳婦忙應了,顧煉囑咐表妹兩句後徑自帶林家兄弟去了書房。
顧老太君見到與女兒一般形容的外孫,哪裡還支撐的住?抱著小姑娘流淚感慨:“自打你父親外放,我已是十幾年不見你母親的面了,今看著你,真如我的敏兒在眼前一般。”
張夫人妯娌婆媳都在一旁解勸,顧老太君漸漸止聲,林姑娘這才從新行禮:“外孫女芝晴給外祖母磕頭。”
顧老太君忙教扶起來,張夫人拿眼看向婆婆身後,春華會意,早把預備好的表禮捧出來給芝晴過目。
顧老太君微怔,暗贊長媳行事妥當,因笑道:“這是你大舅母和瑚大嫂子,這是你二舅母和你先珠大嫂子。”
芝晴一一認過,張夫人與琴思月(龍汐)各有禮物,黃氏無法,也攏了鐲子和戒指應付場面。
眾人觀芝晴氣色,知她有不足之症,黃氏便問:“常吃何藥?”
芝晴答道:“自小便是如此,三歲上有一個癩頭和尚上門,說我的病不能聽到哭聲,待要平安,一概外親都不可見面,瘋瘋癲癲沒人理他,教哥哥攆了出去,如今只吃人些燕窩湯吊著命兒。”
顧老太君正要說話,只聽琴思月(龍汐)笑道:“有些個和尚道士,慣會用大話唬人錢財、拐帶人口,攆了才是正經。我向老太太攬個巧宗,明兒將京城裡的御醫都叫來給妹妹診斷,讓他們開個正經兒的調理方子,天子腳下龍氣十足,又有老太太罩著,保不齊一年半載就大好了。”
顧老太君忙道:“還不謝過你大嫂。”
正要打發人去前面催林家兄弟,天井傳來一陣笑聲:“我來晚了,未曾迎接遠客。”
芝晴納罕:誰敢這樣無禮。
轉瞬間,只見一群丫鬟婆子簇擁著神采輝煌的少婦進來,芝晴舉目望去,雖不及朝雲公主琴思月那般國色傾城,倒也算是美貌如花了。
正覺手足無措,張夫人已經開口訓斥:“你妹妹在呢,怎的這般無禮。”
琴思月(龍汐)笑道:“這是你煉二嫂子,平素一向率性,老太太和太太都疼她,如今怕來個神仙似的妹妹爭她的寵,給你下馬威呢!”
芝晴連忙賠笑,以“嫂”稱呼。
清姐拉著芝晴堵端詳一回,稱讚著笑道:“嫂子是冤枉我了,我是奉著太太的命給表弟表妹收拾屋子呢。”
顧老太君詫異地問:“我這兒夠寬敞,還教你弟弟妹妹去哪裡住?”
張夫人笑著解釋:“不梵還在老太太這兒,他們兄妹三人再加上下人丫鬟怎麼著都得安排四五十人伺候,我想了一下,索性讓清姐把西大院收拾出來,一為外甥平日交際進出方便,二來離老太太不遠,也好隨時照應。”
“很妥當。”顧老太君點點頭,“把姑娘們叫來,今日新客才到,不必上學了。”
張夫人答應一聲:“是。”
黃氏忽問清姐:“月錢放過了不曾?”
清姐愣了愣:“昨兒放過了,夏日的衣服剛裁好,晚些時候給二太太送去。”
黃氏點了點頭。
琴思月(龍汐)若有所悟,因命丫鬟:“瞧瞧哥兒姐兒睡醒了不曾,抱了來見林表叔與林姑姑。”
正說著話,顧老太君跟前的琉璃笑嘻嘻進來回道:“林家表少爺給老太太請安來了。”
張夫人看著琴思月(龍汐)說:“都是一家子親戚,今兒是頭日見面,很不用迴避。”
顧羽凡之妻呂櫻這才安心坐回去。
卻說林家兄弟拜過舅父後便由顧煉指引專程來向外祖母請安,顧老太君早就耐不得,一疊聲催著外孫起身近前。
琴思月(龍汐)拿眼瞧去,大的那個十歲上下,眉宇極為清秀,小的比顧葵略大,仍是一團孩氣。·
張夫人同芝晴之母顧敏最是交好,略帶激動地說:“規哥兒都是大人了,宏哥兒也乖巧,妹妹的好日子在後頭。”
顧老太君笑道:“快去讓你大舅母瞧瞧,為著有你,她是費了許多心血的。”
林覺規拉著弟弟給張夫人磕頭,丫鬟一樣給了兩份見面禮,林覺規得了北宋米芾的字帖,林覺宏是一對金項圈。
黃氏心中暗恨,她當林家兄妹是投親而來,不料竟然這般隆重,雖然趁林覺規兄弟沒來前已打發丫鬟補了禮物送來,也不過是金錁子、尺頭之類,比較之下自然怨懟張夫人下她臉面。
與諸嫂廝見過,顧葵、顧萱並蘭若、玫珺等姐妹也到了。
芝晴瞧去,為首的比自己略長兩歲,顧盼神飛,通身氣度又與旁人不同!她手中牽著的女孩兒身量未足,似與林覺宏同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