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鄒導演拒龍汐和鳳年姐正式開始比試千張肉、暖寒花釀、乳釀魚,按照順序一道一道地做,誰先做好就先呈上來。
鳳年姐聽得一愣一愣的,這三道菜名她只聽懂了一道乳釀魚,因為她以前在陝西吃過。
她問:“不好意思,這暖寒花釀是什麼?菜名很詩意,可是我沒聽說過。”
龍汐笑著說:“讓我來解釋吧。暖寒花釀是唐代燒尾宴的其中一道奇異佳餚。暖寒指的是酒,史籍中記載‘冬月飲人酒,謂暖寒’。暖寒花釀,就是用花釀製的酒。”
鳳年姐問:“是讓我釀酒嗎?這個我還真沒學過!”
龍汐笑著說:“非也!北宋陶谷在著作中寫到‘暖寒花釀’時,在後面寫了四字註釋:驢蒸耿爛。簡單來說,就是把驢肉蒸得軟爛,加入花釀酒!這可能是是華夏飲食文明史上花釀酒首次出現在菜餚的烹飪上,這對後世的烹飪產生不可估量的借鑑和影響呀,難怪說是奇異佳餚哩!”
鳳年姐問:“那是用什麼花釀的酒呢?”
龍汐說:“我個人認為桂花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桂花酒早在春秋戰國時就已為古人所飲用。屈原在《九歌)中就提到桂酒,就是指的桂花酒。菊花酒在隋唐時期也開始廣泛應用,重陽的時候,人們就喜歡喝菊花酒。至於玫瑰嘛,雖然平陰玫瑰栽培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始於漢朝,迄今已兩千多年的歷史。但玫瑰花在唐代只用來製作香袋、香囊,到了明代才用於制醬、釀酒、窨茶。”
蔡一瀾拍手笑著說:“說得太好了,看來你對飲食文化都頗有研究啊!我個人認為,我們的花雕雞應該就是傳承或者借鑑了這花釀酒蒸驢肉的做法的。這就是飲食文化的傳承呀!”
鄒導演擺擺手,笑著說:“好啦好啦,這又不是美食研討會,趕快開始吧。”
小鹿笑著說:“鄒導演,你喊一個action。”
鄒導演有些頑皮地拖長聲音笑著說:“Action。龍汐,你先做一道千張肉,這道菜在男女主初相識的時候要用到。”
龍汐首先做千張肉,她選了些豬五花肋條肉,把肉切得薄如蟬翼。
鄒導演一邊看,一邊問蔡一瀾:“這千張肉對於現代人來說,還是太肥膩了吧?”
蔡一瀾說:“我倒不覺得。我喜歡像《水滸傳》裡的那些英雄好漢,吃大塊肉,喝大碗酒。吃死就算了唄!人生就是要及時行樂啊!如果因為要長壽就戒口,那要這麼長的命又有什麼意思?”
鄒導演微笑著點點頭,翻開劇本,又再看了一次第三頁的那個關於“千張肉”的故事,若有所思。
龍汐的千張肉做好了,呈了上來。
鄒導演微笑著點點頭,若有所思。
蔡一瀾試吃之後,覺得品無論賣相還是味道都不相伯仲。糟糕,饞蟲被勾了起來,感覺更餓了!
接下來,龍汐開始和鳳年姐“比試”做水晶龍鳳糕。
龍汐的動作有條不紊。
鳳年姐的心中沒數,乾脆就照葫蘆畫瓢,跟著龍汐的步驟來做。
很快,龍汐的水晶龍鳳糕蒸好了。
鳳年姐也跟著龍汐的步驟做好了,緊接著也呈了上來。
鄒導演試吃之後,笑著說:“都很好哇!水平不分伯仲!”
接下來,龍汐開始做暖寒花釀。
蔡一瀾為他們準備的花釀有桂花釀、菊花釀和梨花釀,龍汐選了桂花釀,鳳年姐也有樣學樣,選了桂花釀。
龍汐看到蔡一瀾為他們準備的驢肉是上等的很嫩滑的驢肉,因此她在醃製驢肉時就無需新增生粉,只需把驢肉切成薄片,加入適量的桂花釀、鹽、醬油、花生油,把驢肉醃五分鐘。
把醃好的驢肉平鋪在盤子裡,放蒸鍋上隔水蒸大約八分鐘左右。不能蒸太久,驢肉易老。
蔡一瀾像只饞貓一樣守在龍汐的鍋臺旁。
龍汐的驢肉一出鍋,蔡一瀾就立刻先吃為快!
俗話說得好:“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這烹調得法的花釀蒸驢肉的滋味就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