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過河卒 > 第一百五十七章 鐵與火

第一百五十七章 鐵與火 (第1/2頁)

鐵船從江陵府出發之後,沿大江南下,然後從大江轉入大運河,沿著大運河北上。

三天後,鐵船已經離開了湖州境內,轉入了大運河的蘆州段。

對於齊玄素來說,蘆州是半個福地,他就是從這裡開始“轉運”的,不過走大運河還屬於首次。

今天陽光明媚,大運河經過這幾年的清淤治理,清澈許多,河面上星星點點,煞是好看。柳湖站在甲板上,眺望兩岸。田野之間不時可見巨大的作坊,滾滾黑煙升起,直衝天際,好似狼煙。

這些作坊都是近百年來興起的新鮮事物,主要以熔鍊鋼鐵為主,雖然各地建築仍舊以磚石木質為主要材料,但火器、鐵甲艦都需要大量的鋼鐵,有需求,這些鋼鐵作坊便應運而生。

說來也是巧合,無論是火器,還是熔鍊鋼鐵,都與火有關,偏偏大玄起於北方,乃是水德,正是“冷熱並存”。

齊玄素站在柳湖旁邊,同樣在眺望那些噴吐出滾滾黑煙的鋼鐵作坊,西北各州地廣人稀,略顯貧瘠,各州多的是各種礦場。作坊主要集中在東部,又分南北。江南作坊以“輕”為主,江北的作坊就以“重”為主,這也算是江北的特色。

這些作坊,約有半數屬於朝廷,部分屬於道門,只有極少部分屬於個人,也都是實力雄厚計程車紳之流,絕非普通人可以經營。

齊玄素並非第一次來江北,以前之所以沒有見到這麼多作坊,是因為作坊選址要考慮運輸、人力、原料等成本,所以這些作坊大多靠近礦山產地、人煙稠密的城鎮、便利的交通樞紐。關鍵還是交通運輸,無論是原料的運進,還是成品的運出,都決定了船運是成本最低的運輸方式,無非就是水運和海運,那麼沿著大運河一線存在大量鋼鐵作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世道在變化,很多士紳都放棄了代代相傳的田地,開始涉足商貿,有的委託他人參與海貿,有的成為了作坊主。作坊是需要人手的,部分沒了土地的百姓和城鎮的百姓,便走入作坊做工。

齊玄素忽然想起在永珍道宮中學過的“屠龍術”。

玄聖曾經說過,我們常常為了解決某個問題創造出某種事物,或是一種規矩,或是一種方法,當解決了問題之後,我們所創造出的這種新事物,規矩也好,方法也罷,又會生出新的難題。

作坊就是最好的例子,“商”和“工”的興起,解決了部分“農”的問題,又衍生出了新的問題。

這些作坊不是善坊,雖然收容了失去土地的百姓,降低了出現大規模流民和發生大規模饑荒的可能,但極度的勞累和惡劣環境會極大摧殘身心,鮮有人能活到五十歲,貧窮和飢餓也常伴左右,一日不做工便沒有一日的口糧,幾天不做工,全家都要餓死,這種情況下,許多半大孩子不得不提前出來做工,而過度的勞累又會造成孩童少年的夭折。

這還不包括疾病的威脅,雖然有化生堂,但高昂的收費總是讓人望而卻步。

這是一個宏大的命題,並非三言兩語可以概括說清。

這也是隱秘結社大為興盛的原因之一,人是要有念想的,如果現世中求不得,就只能向來世或者死後去求,隱秘結社宣揚的種種理念恰恰滿足了人們對於念想的需求,哪怕這個念想是虛假的,永遠不可能實現,仍舊有人為之痴狂。

道門對此並非沒有預料,當年初代地師徐無鬼和玄聖有過一場爭論。

徐地師認為一朝之初,吏治清明,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只因那時艱難困苦,只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漸漸好轉了,朝廷穩定了,也就漸漸怠惰了,少數變為多數,繼而怠惰成風,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且難以補救。也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黨同伐異,到人才漸見竭蹶、艱於應付的時候,形勢便複雜起來了。

就像一張餅,最開始的時候能吃到六成,漸漸只有五成,最後只剩下三成、兩成,難以維持。

貪婪是人性,想要從人性上入手來解決問題,做到天下大同,基本是不可能的,儒門在這個圈子裡兜兜轉轉上千年,也未見得天下太平,更沒見得人心向上,反而是常常有人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那麼道門又憑什麼勝過儒門的千百年之功?所以非要另闢蹊徑不可。

徐地師的辦法很簡單,就是把餅做大,讓這張餅可以養活所有人,那麼這些矛盾便不存在了,只要餅足夠大,朝廷富足,百姓安居,權貴們也能盡享榮華,這大約便是盛世氣象,天下太平。

現在看來,徐地師的辦法只能解決部分問題,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餅再大,不改變分餅的方式,仍是有問題的。

想要改變這些問題,也許需要極為漫長的時間和巨大的變革,也許會再次落入儒門的窠臼之中,兜兜轉轉,不見出路。

最新小說: 反派模擬:開局被挖走至尊帝骨 星際穿越之果兒小靈傍大仙 秘影絕殺 我在生存遊戲撿破爛 名著穿越之旅 全民求生:我能看到隱藏提示 外星人來襲地球 萬法同源,成就大道 諸天之大漢揚威 快穿之撩漢大法 末世這碗飯我吃了 宿主她每天都在崩人設 全能瘋批大佬殺瘋了,全宗火葬場 七零易孕嬌嬌女,饞哭絕嗣京少 星際第一女神:御廚駕到 星際壕婚:慫妻猖狂 攻略遊戲就是個坑 星際極樂園 我的技能會進化 從變成鎧甲召喚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