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彪可以說識得一些詩詞歌賦,但若提筆修史,那真是趕鴨子上架了。
在東觀內,一群老學究用看白痴一般的眼神盯著正在翻閱《東觀漢記》草稿的皇甫彪,鄙夷之色溢於言表。
“某雖拜入盧尚書門下,一直精研兵略,一生所向,無非上馬統兵,下馬牧民,至於這案牘之事,實不曾耕耘一分,萬分慚愧。得諸位補作紀、志、傳數十篇,此書已趨大成,後輩就不置喙了!”
蔡邕等人聽聞此語,心下一驚,此子雖草莽出身,但隨意翻閱一番,竟知他等在著何事。此書原是明帝時班固等共撰《世祖本紀》而來,歷經幾代修訂添補,順帝年間方才初具規模,他們在做的已是不多。
“大人過謙了!”
蔡邕接過手稿,小心翼翼整理一番,放入錦盒之中,重新包裹上布料,以防蟲蟻啃咬,在他們文人眼中,修史大概比自己的身家性命更為重要。
“明日我會奏明陛下,看能否調撥一些經費用度,諸位先安心籌備即可!”
眾人虛與委蛇地拱手一番,其實打心眼裡知道他要不下經費,靈帝大病臥床,幾日來皆不上朝,他又去何處奏請去?不過是安撫御下的手段罷了。
“眾所周知,某家還是西園的人,這拱衛京師的重擔還在肩上。以後諸位若有事,儘可知會軍中祭酒賈詡,某家不在東觀之時由此人暫代,望諸位能與他精誠合作!”
這時候,身後的賈詡萬般不情願地出來,長長行了一禮,“賈詡賈文和,武威姑臧人氏,見過諸位!”
眾人頓時開心起來,原來此子不打算久坐東觀,還是要去西園練軍。這留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點卯,也是給他們行方便之處,自然其樂融融。
從東觀逃也似的出來,皇甫彪的背都酸了,和這群老學究講經論道,真是比站一天木樁還累,真不知道自己師傅盧植當年是怎麼在東觀任職的。
皇甫彪留下賈詡在東觀,其實是為了偷書,畢竟東觀的藏書最多,裡面不乏內政兵略的上上之策。若能刊印數版,讓學院裡的孩子人手一套,將來學有所成,豈不是自己一大助力嗎?但這抄書可真是個艱鉅的任務,怕是累死賈詡也完不成。
思忖間,到了賣桂花糕的地方,去年還是在這裡,黃忠買了給他小兒子吃。
他不禁想起皇甫嵩的家裡還有一個兒子,自己這義子最大,去年一直在外忙碌,而今回到京城,也該買寫禮物給弟弟們了。
當下買了二十文的桂花糕,這小販的手法也頗精巧,每一塊上都印著一個福字,讓人愛不釋手,都想買幾塊回去。
“敢問小哥,這福字是如何做到糕點上的?”
“回公子,用模具一拓就上來了!”
小販說罷,拿出模具,團了一塊米糕,塞入刻有福字的模具內,兩片模具使勁一合,嚴絲合縫,掰開往面案上一磕,一塊晶瑩剔透的桂花糕掉了出來,福字就在上面。
皇甫彪若有所思,如果把這模具做成多個字,豈不是可以印出更多花樣?如果用它來印書冊呢?恐怕不行吧,用桂花糕拼的書暫且不說有多大多厚,這香氣誘人怕是沒看完就吃完了。
想到這裡,皇甫彪被自己的想法逗樂了,不禁苦笑著搖搖頭,拿上包好的桂花糕,往家中走去,戰馬跟在後面,時不時啃啃他的衣角,很是親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