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這樣的道理。
他關寧老兵出身,論幹架沒怕過誰。
身為主帥,打白虎旗騎馬在敵陣一里外晃悠,是左良玉的習慣。
他這個習慣跟曹文詔不一樣,曹文詔是喜歡帶兵衝陣,他剛好相反,喜歡跟士兵站在一起,指揮他們衝陣。
這一來能提振己方士氣,用名氣震懾敵軍;二來則可以仔細觀察戰場、快速下達命令,以應對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
這當然有一點風險,比如遭受炮擊或被敵騎突擊。
但他不怕。
炮擊需要準備時間,既不能隱蔽調動火炮,也不能在這個距離準確命中。
而騎兵突擊,想突擊左良玉的人多了,從遼東到中原,他被後金、蒙古、農民軍突擊了幾十次,那些突擊力量無一例外統統都被他捉生,成為緋紅徵袍上的功勳。
怕風險還當什麼兵,上了戰場,人本就已進入生死存亡的境地。
將軍和自己士兵站在一起,馬蹄所踏之處,就已經是天下最安全的地方了。
左良玉接過情報,不以為然地看了幾眼,緊跟著眉頭皺起,神情緊張起來。
才看到一半,他就對家丁下令道:“傳我將令,四營軍兵迅速離開這塊戰場,往北,不,往西尋找適合列營的地方。”
情報主要集中於火箭彈的描述上。
左良玉後脖頸子冒汗了。
洪承疇把它稱作開花火箭,從升空到落地,只需要幾個呼吸的時間,就能把數以百計的開花彈送到二三里外,覆蓋整個戰場。
他也沒敢在戰場多待,更沒就近紮營,而是帶家丁往西北走了二里地,離元帥軍歐陽袞的營地足足五里,才命人紮下總兵帷幕。
左良玉一路上都在想如何破解火箭彈。
他也不知道劉承宗腦子咋長的,咋就搞出一堆無解的兵器。
抬槍重銃已經夠難對付了,這會又大規模地用上了火箭彈。
左良玉對縱火生煙的火箭、開花彈都熟悉的很,但還沒被劉承宗的火箭彈打過。
不過憑藉白廣恩部潰兵的描述,他也能琢磨這個新兵器的威力。
單純的火箭和開花彈都有弊病。
開花彈威力足,但是用火炮打出去,推藥爆炸容易讓炮彈內的信管發生變化、發火率低;火箭可以眾箭齊發,可以致遠,但除非縱火,否則威力不足。
而劉承宗的火箭彈,則取二者優勢,威力大、射程遠、齊射多。
顯然,這是個改變戰爭形勢的兵器。
能在千步之外,不傷及前隊的情況下,卻把後隊打成馬蜂窩。
左良玉一知道關於火箭的情報,立刻後撤,很快在戰場的西北三里找到適合駐營的位置,命人堆砌土山。
而在戰場另一邊,時刻觀察敵情的張獻忠氣得哇哇大叫。
“還他媽不如炸他個王八蛋呢!”
就在左良玉的軍隊待在戰場上的時候,張獻忠已經讓六輛六聯裝的火箭車瞄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