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支付是醫生和醫療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支付標準與支付方式由雙方定期協商。其中,政府舉辦的公辦醫療保險採用行政定價的方式,醫生和醫療機構只能選擇接受或不接受,若不接受,就不能接診公辦醫療保險參保患者。商業保險機構以公辦醫療保險支付標準為基準,與醫生和醫療機構協商議價。
這種醫療保險的支付標準全美統一。
米國醫學會為所有可能的治療、診斷、手術過程等,都設定了5位數編碼,稱為“現代診治專用碼”,總共涉及7000多項醫療服務。每個程式碼設有加權值,叫作“相對價值單位”。相對價值單位反映的是提供一項醫療服務所需的相對資源,其加權值越大,說明該醫療服務所要求的工作量越多,操作成本越高,購買醫療過失保險所需的成本越高。
相對價值單位的值還要根據上述三項內容在不同地區的地區操作成本指數進行調整。特定醫療服務的費率,由相對價值單位與轉換指數相乘得出,轉換指數是根據米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精算辦公室給出的法定方程式計算得出的特定值。
需要說明的是,與國內不同,在米國,醫生是作為獨立的服務提供方單獨和醫保部門議價的,在醫院中執業的醫生也是如此。
作為議價方,醫療機構談判力要高於醫生,一個例證是高服務質量的醫院可能會得到更多的保險支付,類似於“優績優酬”;醫生在只能同質化的按專案付費基礎上,由醫生團體統一與商業保險公司議價。不同於醫療機構,醫生很難因為服務質量不同而獲得差異化支付。因此,醫院的門診服務往往可以比診所的門診服務獲得更高的保險支付。
不過,這不代表醫院的門診醫生收入一定高於診所醫生,因為醫院運營成本更高。
事實上,私人執業醫生平均收入要高於受僱醫生。私人執業醫生平均年收入為28.1萬美元,而受僱醫生為22.8萬美元。醫療機構的所有制在米國並不受關注,機構和醫生只要在統一的質量監管框架下提供合規的醫療服務即可。
全美醫院協會統計報告顯示,2014年,非營利性醫院數量在米國醫院總量中佔比為51%,營利性醫院為18.7%,聯邦政府舉辦的公立醫院只有3.8%,州政府醫院為17.8%。從床位佔有率看,非營利性醫院近年維持在59%左右,營利性醫院呈逐年上升態勢,2012年達到14.7%;聯邦政府和州政府舉辦的公立醫院逐年下降,2012年僅有17.2%。
由此可見,米國的醫療資源很緊張,直接導致結果,就是看病難,看病貴。
那麼在米國,到底是怎樣一個看病難和看病貴呢?
就周方遠知道的一個故事,是一個國內的母親,她的兒子在國外不過就是發高燒,去醫院看個病不僅貴,而且手續超繁雜。而對於米國本地人來說,一場小病就可以讓他們回到解放前。因此,在米國看病真的很貴,一場小病不僅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就連米國的病床,都被網友們戲謔為“最奢華的床”。
在米國看病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看小病花大錢。
忘了是從哪看到的事情了,有一個美國小孩子誤吞硬幣後送去醫院,醫生僅僅花了5分鐘左右的時間就搞定了。可是醫院收取的醫療費用高達17000美元,摺合軟妹幣就要七八萬了。這在國內,這筆費用一般是一場大手術的開銷。而且就算不計算匯率,只說17000這個數字,放到國內,用軟妹幣支付,這個價格也算得上是非常高了。
而看大病,就要花更大的錢。
車禍的人送進醫院治療,在醫院呆了一個月,醫療費高達73萬美元,摺合軟妹幣400多萬,這到底在治病,還是要了一個家庭的命?這在國內家庭是不可能發生的。
醫療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醫務人員的勞動成本高。
例如,要訓練米國醫生,醫生必須經過四年的本科學習,四年的醫學院學習,四年的醫生在醫院培訓和兩年的實習。在米國,培養一名合格的醫生總共需要26年的時間。專攻某一領域的醫生需要博士後學位,至少32年。
此外,醫學專業的學費高得離譜。如果不花150萬美元就不可能成為一名醫生。如果你沒有錢,你可以去銀行貸款。你的學生貸款利率是多少?10%!
20年期抵押貸款的利率也才只有4.9%。
當了14年的醫學生之後,房子基本上沒了。這些醫生怎樣才能掙回學費?羊毛出在羊身上,病人付錢。
其實說白了,還是醫療資源緊張惹的禍。
因為醫療資源緊張,所以看病就無法及時就診,預約是最常見的,在米國,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絕症,是很正常的事情。有錢人可以例外,但這樣的有錢人又有多少呢?說到底最多的還是普通老百姓。想要成為醫生,就要消耗大量的資金,這筆錢可不是誰都能拿出來的,所以很多平民子弟在成為醫生之前,就已經欠下了一屁股的債,成為醫生之後,自然要瘋狂斂財了,不然他連貸款都還不清。
緊張的醫療資源,嗷嗷待哺的醫生們,早就了米國傳統的“看病難看病貴”。
很多人都覺得國內看病難看病貴,但和米國一比,其實都是小問題。別的不說,一個感冒讓你提前一禮拜預約,等好不容易到了預約期,感冒早就好了。
可如果不是感冒呢?如果是癌症呢?如果是其他危險的病症呢?幾天,甚至一個月數個月的預約期,真能把好人給滿滿熬成病人,把病人給活活熬死。
這還是米國呢,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換到咱們國內,能全民普及醫保,已經真的是政府領導下的一個奇蹟了,要知道我國人口可是米國的數倍。在人口懸殊如此巨大的情況下,還能領先對方一步普及全民醫保,還有什麼好指摘的呢?對於此,周方遠作為一個心智健全的人,當然不會去隨隨便便搶佔本就不多的醫療資源了。
國家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容易了,周方遠不能影響其他人和他一樣,但他和他的家人,卻能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