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發展心得 (第1/2頁)

書接上文……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凱旋雖然錯過了二戰黃金髮展期,但是在戰後重返巔峰。二戰結束後,隨著經濟復甦,英國出現了大量尋求刺激的年輕人。他們穿上皮衣,跨上改裝摩托,在咖啡館門口集合飆車,這群摩托愛好者被稱為Café Racer(咖啡騎士)咖啡騎士最喜歡的摩托車,就是效能強悍,外型帥氣的凱旋摩托。那時候,每一個英國年輕人都以擁有一輛凱旋摩托為榮。

一時間凱旋摩托供不應求,買不到凱旋的年輕人往往購買一堆廉價的摩托零件,他們將老舊的凱旋發動機放在二手諾頓摩托車裡面,並拆除原車的擋泥板等不必要的附件,最大化減輕車身的重量。這種摩托車被稱為特里頓(Triton),速度極快,廣受追捧。

與此同時,在大洋彼岸另一端的美國,反映機車騎士生活的電影《飛車黨》上映。馬龍·白蘭度在凱旋摩托上的那些行頭:黑色皮革夾克,緊身牛仔褲,黑色手套及長靴以及凱旋摩托,受到了美國年輕人的追捧,成為了戰後時尚。馬龍·白蘭度主演的電影《飛車黨》,被評為喊出了一代歐美年輕人的心聲。

一部好萊塢影片,居然使用英國車作為道具,在當時看起來不可思議。其實一開始,片方準備選用哈雷摩托車作為白蘭度的座駕,但哈雷擔心有損品牌形象,拒絕了邀請。因此凱旋乘虛而入,主動請纓,從而使新車凱旋“雷鳥”與馬龍·白蘭度同登大熒幕。電影上映後,成千上萬的年輕人都認為騎凱旋摩托是件很酷的事情,因此凱旋摩托銷售暴漲,在美國市場力壓哈雷印第安,成為無數潮人的最愛。

可以說,凱旋摩托記錄了戰後歐美一代人的青春。當時的大明星鮑勃·迪倫,貓王,甚至瑪麗蓮·夢露都以擁有一輛凱旋摩托車為榮。

20世紀60年代,凱旋迎來了全盛時刻。1963年,酷王之王史蒂夫·麥奎因開著凱旋摩托主演了跨時代的電影《大逃亡》;1969年,凱旋在曼島奪冠,並創造了均速100mph的記錄。但是盛極而衰,也就是在這一時期,日系摩托廠商本田、鈴木,雅馬哈等開始崛起。尤其是70年代的石油危機觸發了二戰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在這種大環境下,省油,造價低廉的日系摩托車開始取代歐美重型機車,成為了人們的最佳選擇。

在日系摩托車的衝擊下,美國的哈雷摩托車接近破產,英國眾多摩托車廠商諾頓,皇家菲爾德等也都紛紛停產,凱旋也不例外,一度破產重組。從1972年開始,凱旋摩托無數次破產,恢復生產,再破產。直到1990年,凱旋品牌落入地產大亨、摩托車愛好者Jooor手中,才開始恢復元氣,重新生產過去的經典車型。

當然,凱旋也沒有放棄對效能的追求,推出了一系列新款摩托車。

2003年,凱旋時隔多年再次獲得曼島冠軍。

2004年,凱旋火箭III橫空出世,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排量的摩托車。

憑藉卓越的效能與復古的外型,曾經的凱旋摩托車在今天仍然還是經典,出現在了眾多影視作品中。從《碟中諜》到《侏羅紀世界》,凱旋出盡風頭,書寫著英倫機車百年文化。

凱旋還與007達成了戰略合作,《007:無暇赴死》中也將採用凱旋摩托。如今,凱旋依然是英國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商,每年生產約五萬輛機車。雖然凱旋的名聲暫時不如哈美國的雷,日本的本田。但是從1902年以來,在各大賽事中屢得第一,記錄了一代人青春的凱旋,早已不僅僅是摩托車,更是融合了百年英倫風範的兩輪經典。

而且凱旋也不光光是摩托車品牌。

凱旋汽車公司其實在歷史上和凱旋摩托車公司就是一家,由於種種原因在1936年摩托車公司被賣給了Areil集團。凱旋汽車公司的前身是S.Bettmann公司,成立於1885年,最初的時候從事腳踏車的生產和銷售,而1902年開始生產摩托車,1918年成為英國最大的摩托車製造公司。並在1921年開始首次生產汽車,第一款車型名稱為凱旋10/20,而隨後它還推出了Triumph Super 7車型,這也是凱旋品牌首次開始大批次生產的車型。

值得一提的是,在1930年,著名車手Donald Healey駕駛一部標準版Super 7加入到了蒙特卡洛拉力賽的角逐當中,在這一年的賽事中凱旋成為了首個完成整個賽事的英國汽車品牌,還取得了第七名的成績。

雖然在賽車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過凱旋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由於過於專注於研發效能車型,在產能和銷量上都表現的力不從心,在1939年就經歷了第一次破產,不得不被轉賣,而接踵而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凱旋的生產不得不停止。

1945年,凱旋汽車公司被Standard汽車公司收購,在Standard汽車公司下,凱旋品牌被打造成一個與當時的捷豹、MG競爭的運動品牌,隨後便推出了著名的凱旋 TR2車型,而TR系列也一直被生產到了1981年。

TR2最初的設計目的有二,一是為了挑戰MG在北美的出口跑車市場;二是由於Standard汽車的老闆Joack在競標摩根汽車的過程中失敗,於是決心建造自己的跑車與MG抗衡。而隨後推出TR系列車型後,它在北美市場上廣受消費者喜愛,也一度成為了凱旋最為暢銷的車型。

1960年,依然是因為英國當時國家政策的原因,凱旋汽車公司也被當時的Leyland(利蘭)併購,隨後還推出了轎車車型,比如:Dolomite Sprint車型,當時這款車型相當先進,在1973年,就已經配備了4汽缸16氣門發動機。

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期,凱旋還被轉到了同為Leylend旗下的羅孚集團門下,當時羅孚正在與本田積極合作,隨後凱旋便推出了一款名為Acclaim的車型,當時這款車型就是換標後的本田Ballade,到了1984年隨著Acclaim被R 200取代,羅孚也不再以凱旋名義推出新車型。不過,1994年,當羅孚集團被寶馬收購時候,凱旋的所有權也歸屬於寶馬集團,而當年寶馬在歸還羅孚給英國時,並沒有出售凱旋的所有權,而自2007年開始,還有傳言寶馬將復興Triumph品牌,但是並沒有獲得寶馬官方的回應。

只能說,凱旋汽車是真的可惜了,不斷的破產和專賣,最終被雪藏,然後永無再現之日。

相比之下,凱旋摩托車慘是慘了點,日子也不好過,起碼還能保留自己的品牌,也算是殊為不易了。

……

最新小說: 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 時空交易漂流瓶 重生之工業首富 無敵神豪養成系統 為君劍歌 重生1988當首富 權寵醫妃 2003重頭再來 四合院,劉海柱的修車鋪 我的極品美女老婆 一枝一葉:望見天梯 為了創業,我把整個娛樂圈綁來 我有很多標籤 我的外掛是記憶 港霧 華娛之閃耀巨星 我的美女總裁老婆 財富自由從大學開始 從寫手到巨星 夢歸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