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成功,後續的漫威電影就按相對應的流程往下走。只不過鋼鐵俠勝利了,所以浩克遭遇了滑鐵盧。
另外在漫威漫畫中,綠巨人浩克是有人格的,也就是說班納博士體內,存在著班納和浩克兩種分裂人格,如果大家看過《雷神3》和《復聯3》就能知道,那個時候的浩克,已經人格初見成型,中二並帶有少年的叛逆性格,這樣的性格讓觀眾喜愛。在《無敵浩克》中,主創找來了愛德華諾頓,其實就是因為愛德華諾頓曾經主演過《一級恐懼》和《搏擊俱樂部》,愛德華諾頓在飾演分裂人格的角色時,是最適合的人選。
但主創雖然想到了這一層,《無敵浩克》中卻沒有表達的這一層意思,甚至逆行其道,有些故意的把綠巨人浩克的性格隱藏起來,讓觀眾錯以為浩克只是失去理智的班納,而不是另外一個有意識的人格。也正因為如此,《無敵浩克》雖然有了愛德華諾頓,但卻並不出彩,而在影片上映以後,更傳出了愛德華諾頓和漫威在創作上,有著嚴重的分歧,最後鬧得很不愉快,愛德華諾頓在隨後便釋出,再也不參與班納博士的飾演,表面理由是想讓自己戲路不要單一。
原本《復仇者聯盟》的海報,都已經放了愛德華諾頓的形象了,但卻不得不更換飾演班納博士的演員,也就是大家今天熟知的萌萌噠馬克·魯弗洛。
也因此,08版的《無敵浩克》是最不像漫威宇宙特色的超英電影。至於說03版,那就更加不用說了,時間太早了,而且當時的綠巨人是環球影業的手筆,漫威當然不能接受一個完全和自己沒關係的浩克成為復仇者聯盟的一員。
而這些,都是發生在上一世的,如今這一世,周方遠來主導漫威電影宇宙,他很清楚漫威宇宙有多麼大的潛力。
所以從一開始,他就已經訂好了計劃。
《鋼鐵俠1》作為開篇,是一定要按照原本得樣子製作的,包括《鋼鐵俠2》和《雷神1》,也大體上沒有脫離原本的樣子。當然《雷神》有了一些改變,刪除了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主要突出兩點,其一,就是托爾的變化,從一個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神靈,變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強大生物,雖然和人類依舊有很大差別,但這也是一種進步。其二,就是引出他和洛基之間的衝突,以及為後續的《復仇者聯盟1》進行鋪墊。
當然了,具體的編劇工作還是要交給專人進行的,他只是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議。
而《浩克》呢?沒有取《無敵浩克》的名字,直接就叫做《浩克》,而且在開拍之前,他已經透過迪士尼,將浩克的版權買了回來。其實浩克的版權,在06年也就是今年,就應該到期了,但按照正常的路數,版權迴歸之後,環球還可以保留浩克系角色的電影發行的優先購買權。但是周方遠不想再給環球這個機會了,直接花錢把版權期所剩無幾的浩克版權直接買了回來。
其實漫威的版權真的挺混亂的,不像是DC那邊,版權全在華納手中,無論是電影還是什麼版權,這樣的好處就是華納想怎麼拍都可以,完全不用考慮版權不在手中的問題。
但是漫威不行。
漫威當年窮的時候,是真的窮,窮的都快當褲子了,版權著實賣出去了不少。
比如說獅門娛樂方面,就擁有不少漫威超級英雄的版權。類人體,這個版權到期迴歸。黑豹,由獅門子公司藝匠娛樂從索尼影業購得,2005年版權到期已經迴歸漫威。黑寡婦,去年被購回。懲罰者,這個就遠一些了,要等到2013年版權到期才能迴歸,當然直接買回來也是可以的,就看有沒有那個價值了。另外鐵拳的版權也已經到期迴歸。
時代華納子公司新線影業方面,原本擁有鋼鐵俠的版權,去年拍攝第一部的時候已經購回。刀鋒戰士,要等到2012年版權到期才能迴歸。
環球影業方面,浩克就不說了,另外還有納摩,差不多要到2014年才能收回版權,而且按照合同規定,要等到2018年才能徹底解決之前的合同中涉及的第三方問題,實在是比較麻煩。
福克斯影業,有超膽俠、艾麗卡、伊戈、X戰警、金剛狼、死侍、牌皇、神奇四俠、行星吞噬者等版權,距離版權到期遙遙無期,短時間內,如果不能回購版權,或者直接收購福克斯的話,這些角色想要在電影宇宙裡出現,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
另外索尼影業也有一些版權,分別是雷神、惡靈騎士、盧克•凱奇、蜘蛛俠等,不過雷神的版權已經買回來了,蜘蛛俠的話,索尼實在是咬得太緊,死活不鬆口,弄得漫威和迪士尼這邊也是毫無辦法。
總之,就因為漫威當年窮的揭不開鍋,結果導致超級英雄散播到了整個好萊塢,如今想要收回,難度著實不小。不過問題不大,按照原時空電影宇宙的走向,除了蜘蛛俠,其他超級英雄基本已經就位,連續不斷的拍攝計劃就是最好的證明。
扯遠了,再說《浩克》,不得不說,馬克·魯弗洛版的浩克實在是過於深入人心,所以最初準備開拍《浩克》的時候,周方遠就直接欽點了馬克·魯弗洛,並且將漫威方面對於票房的擔憂,直接給強行壓制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