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最爽新人生 > 804.發展與困難

804.發展與困難 (第1/2頁)

電商的發展,非典算是一個轉折點。

非典時期,全國都陷入了緊張的氣氛之中,老百姓普遍減少了外出時間,生怕自己不小心染病。但老百姓的消費慾望卻還存在,這種情況下,網購開始走入千家萬戶。

在原時空,掏寶網是在03年上線的,上線之後的同一年,大馬哥就推出了支付寶業務,並且以“擔保交易模式”讓消費者對掏寶網上的交易產生信任。這個時期,其實國內的網購網站並非只有掏寶網一家,當時的情況,在國內而言,其實是易趣佔據了更大的市場份額。但大馬哥很聰明的沒有去和易趣網爭搶既有的市場存量,而是去收割正在瘋狂生長的增量市場,僅僅一年的時間,這個“倒過來看世界”的網際網路公司,就成了國內網購業的領頭羊。

等到了05年的時候,掏寶網已經全面超越了易趣,並且開始吧其他競爭對手甩在身後。05年五月,掏寶網超過了扶桑雅虎,成為了亞洲最大的網路購物品臺。而05年全年掏寶網的交易額達到了80億元,已經超越了沃爾瑪。

而這,是掏寶網的前世。

如今呢,掏寶網在03年就已經成為亞洲最大的購物網站,05年,也就是今年,還沒有過去,掏寶網的交易額已經超過了200億。這裡面,不僅有掏寶網更早上線的原因,也有幾家公司力挺大馬哥的原因。

幾乎是所有實體和虛擬周邊銷售,周方遠和小馬哥都不約而同的放到了掏寶網上,他們的公司在淘寶網上都有自己的旗艦店,將自家產品簡單的編輯之後,掛在網上進行銷售。更別說,周方遠這邊還經常在支付寶上面搞一些小的優惠,鼓勵使用者們多多使用網路購物。結果就是周方遠和小馬哥賺的盆滿缽滿不說,大馬哥那邊也被帶動,被引流,如今三方加起來,就是國內最大的網際網路聯盟。單打獨鬥的話,其他兩家或許還差這點,但遠方集團絕對是國內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沒有之一。

現在三方聯合,掏寶網的發展速度更勝往昔,只可惜,周方遠現在在阿里的股份已經不剩多少了,經過了多輪融資,他的股份不斷被稀釋,好在大馬哥並沒有玩一些比較過分的手段直接讓他出場。當然了,大馬哥也絕對不可能這麼做,不管怎麼說,大家都是很好的合作伙伴,遠方集團對阿里的幫助也是巨大的,大馬哥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把周方遠踢出局。他要真的這麼做了,周方遠一怒之下扭頭就對阿里發動狙擊,大馬哥再牛嗶,也得狠狠喝一壺。他不會做這麼傻的事情,所以大家現在還是相安無事,合作愉快的狀態。

很多人都不知道,最早的阿里,無論是中文站和國際站,做的其實都是B2B的生意。

在國內網際網路的草莽年代,誠信是個大問題,正是這個問題給阿里帶來了商機。

早起阿里中文站的收入來源之一是賣“誠信通”。

這是個什麼東西呢?簡單的說,就是賣一個“執照”給要在阿里上做生意的公司。你沒有這個“誠信通”,在網站上做生意沒有信用評級。買了“誠信通”服務,阿里給你做第三方認證,主要是核驗一下公司的營業執照。就這麼一個服務,在當年來說,一年2300元,已經不便宜了,這個業務在當時佔阿里營業收入總額的20%到30%。

當時網路支付沒那麼發達,也沒有使用者線上付費什麼的,怎麼說服客戶花錢?

主要是透過銷售打電話。

今天,有人說阿里早期本質上是個電話直銷公司,這話也不算錯。當時阿里的電話銷售團隊佔公司員工數一半還多。周方遠第一次見到大馬哥的時候,當時他的那個小小出租屋裡,黑壓壓的都是人,除了電腦以外,就是人手一個電話,專門接線撥線,很是匆忙。而在當時,另一個收入來源是“華夏供應商”的服務費。這項服務推出其實比誠信通還早。從最開始一萬多年費起步,等到2005年前後的時候,已經是6萬到8萬之間,客戶數量差不多1萬出頭,這就是幾個億軟妹幣幣的收入。

從銷售模型上看,免費客戶,誠信通客戶、華夏供應商客戶,形成了一個銷售漏斗,不斷進行高淨值轉化。當時比較弔詭的是,整個網際網路都不相信阿里這家公司能賺錢,都說這肯定又是在吹牛。甚至到了阿里收購雅虎在國內的業務的時候,雅虎不少員工也是將信將疑,說不知道阿里靠什麼掙錢。

所以說,縱觀國內網際網路發展史,阿里可能是把流量變現做得最好的公司。

其時,華夏供應商的服務說白了就是賣流量。買這個服務的,是做出口生意的中小外貿企業。這些企業沒能力在國外宣傳自己的東西,阿里說,你交一筆服務費,就可以把你的產品介紹放到網站上來,我們幫你在國外宣傳,老外就能看到。採取的產品形態非常簡單,就是給企業一個專門的頁面,這一點從技術上看還不如個人主頁複雜,可以放上去一些商品介紹,而且,還有數量限制。

要想上傳更多,可以買更高一檔的服務。這個服務,在內部簡稱中供,在當時佔營業收入的70%左右。

阿里收了中供的服務費都做什麼呢?主要是在海外做廣告,買流量,做SEO,當時阿里可能是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在海外拿到最多流量的。在國內,輪流量阿里當時連弟弟都算不上,但若要論及拿國外流量,在當時的國內來說,阿里坐的是第一把交椅,完全沒有異議。

當然,這些總體上花不了多少成本,只要做到客戶覺得有效果,有海外商家詢盤,做到一個正反饋,達到某種平衡就夠了,不會無限制的去買流量做廣告。至於網站流量什麼,一直都不大,不用投入太多軟硬體成本。

中供的客戶客單價高,只透過電話銷售的話術沒法奏效,還需要銷售一個一個去線下拜訪客戶。這些銷售團隊紮根長三角,東南沿海,硬生生拿下了中小企業外貿客戶市場。現在有人說阿里當年有地推團隊,這是對阿里銷售的不尊重。阿里的銷售,比地推強多了,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當時阿里的COO是李琪,做技術出身。

可能因為李琪的技術背景,阿里從規模很小的時候,就上了CRM,要求銷售必須詳細記錄客戶拜訪的資訊,做不到就罰款。從這一點看,阿里能成功也是有其必然性。即使是到了今天,資訊科技都這麼成熟了,又有多少銷售型的公司能抓住CRM的價值呢?

最新小說: 鄉野小傻醫 誰養誰富!年代小錦鯉她旺瘋全村 傅少謀婚請剋制 腹黑大佬壞透了 學渣被家訪,老爹竟是文壇巨佬 娛樂:從反派開始的影帝之路 踹了白切黑影帝后,我翻車了 上鉤 野性沉淪 偏愛:霸總他天天跪地寵妻 驚!當紅影后靠撿破爛霸榜娛樂圈 七世神君 桃源絕品神醫 史上第一冒牌高手 一個男孩的追求 我有空間千頃田 戰神雲霄 我的女友是經紀人 我們村的陰陽兩界 這個明星練了十年才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