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其實在1980年代,米國對托拉斯的監管就有所放鬆,甚至允許了一些過去鐵定會被視作違規的操作,比如由CBS、HBO和哥倫比亞影業創立的三星影業購入Loew's院線、華納兄弟購入多家連鎖院線、派拉蒙斥資3億美元收購100多家影院,後來華納再向這些影院注資。仔細想想,現在媒體帝國對電影院的強勢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與垂直併購關係不大。考慮到目前米國的三大院線AMC、Regal以及Cinemark並不隸屬於任何媒體集團而媒體帝國依然強勢,就可以明白,這種話語權正是來自協同效應的整合。
《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道拿迪士尼作為例子指出,迪士尼在發行《星球大戰8》時對院線提出要求,公司獲得票價65%的分成,這創下了分成比例的新高,多數電影的製片廠分成在55%左右,一些大片的分成比例為60%。迪士尼與電影院的協議還包括《星球大戰8》必須要在影院最大的影廳至少放映四周的時間、不能減少計劃的排片等。如果電影院沒能履行協議,迪士尼還將獲得5%的電影票分成。雖然《星球大戰8》獲得了6.2億美元的票房,位於年度之首,不過一些小影院因為擔心無法滿足條件而放棄了這部電影。
所以說,渠道什麼的,院線什麼的,固然是不能直接掌控了,但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簡單說一下這裡面的關係,首先,周方遠在迪士尼是有股份的,但如果但看股份的話,他只是一個小小小小的小股東,真正在迪士尼有大股份的,是投資公司,包括在漫威的投資,也佔了大部分,而投資公司裡,本就是周方遠的,但是這個投資公司裡,也沒有太多屬於周方遠自己的股份,的股份,一部分是遠方集團的,一部分是遠方影院的,一部分是周爸周媽的,一部分才是周方遠的。可以說,光是投資公司內部,屬於周方遠的股份就被分成了五個部分。
而遠方影業的股份,也是以類似的方式拆的七零八落的,迪士尼和漫威那邊的也是如此。
其實如果誰真的能把所有的股份都清查一遍,最後可以看到,這些公司的股份大部分最終都是屬於周方遠的。但是很可惜,投資公司是離岸公司,本身並不對外公佈股東資訊,就算有人想查也是查不出什麼的,就算是米國政府都查不出來……嗯,如果硬要查也不是查不出來,可問題是,好萊塢就是這樣啊,裡面的利益糾葛早就雜七雜八的纏繞成一團了,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人有可能將裡面所有的關係全部查清楚。
對比之下,遠方影業和投資公司只是名聲不顯的小公司而已,米國政府失心瘋了才會專門調查投資公司。當然了,如果有人舉報就是另一回事了,可問題是又有誰會不要命去做這種事情呢?除非是和周方遠以及他背後一系列關係有生死之仇,否則這麼得罪人的事情,周方遠可是真的會找人弄死對方的。斷人財路就如同殺人父母,那可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平息的矛盾。
既然關係已經如此複雜,那麼,投資公司是不是能夠悄悄入股院線公司呢?
事實上,米國如今四大院線之中,AMC已經被投資滲透進去了,雖然只是得到了微不足道的2.7%的股份,但只要能入場,就有機會想辦法拿到更多的股份,而另外三家,投資現在也在尋找辦法,只要成功,不求在這些院線公司裡擁有多麼大的股份配額,只要能說得上話,這力氣可就大得多了。事實上,幾大院線裡,也各自有其他好萊塢大佬的人在,反正就是相互滲透嘛,反壟斷法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只要願意想辦法,怎麼都能繞過去。
這種事情,外面的人不太清楚,但圈子裡的人有幾個不知道?嗯,底層的勞動人員肯定是不清楚的,但高層大佬誰還不知道誰啊。
斯嘉麗如今不算是什麼大明星,只能算是稍微有些名氣,但她的訊息無疑是比較靈通的,雖然不可能完全搞清楚周方遠背後的那些事情,但或多或少是知道了一些。
因為知道了,所以她更加明白這樣的人是不能得罪的。
對方有能力捧她一把是真的,沒能力直接封殺她也是真的,但只要應景了,穿個小鞋或者稍微坑一把還是可以的吧。對於周方遠這樣級別的人,坑別人一把可能對他來說只是小事兒,但對於斯嘉麗這樣身板還不夠結實的小明星來說,這一下子就能讓她元氣大傷啊。
所以雖然心中有些許的不耐,但她還是露出了笑臉,側過身子面對這會兒周方遠。
周方遠端著酒杯,面帶微笑的看著斯嘉麗,上上下下的打量她。
不得不承認,此時的斯嘉麗雖然還略顯青澀,但那股誘惑的魅力可是一點不減啊。
“約翰遜小姐為什麼一個人在這裡呢?下面有很多圈子裡的同仁,約翰遜小姐不準備下去和他們聊一聊嗎?還是說,約翰遜小姐覺得我今天弄的這個趴體有些無趣,讓你感到無聊了?”
就是很無聊!
斯嘉麗很像這麼說,但話到嘴邊卻變了。
“周先生叫我斯嘉麗就可以了,並不是覺得無聊,只是感覺身體有些不舒服,所以想要一個人安靜一會兒。”
還是那句話,她不敢得罪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