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荊州一平,荊襄九郡皆唾手可得,歸順大漢有甚意思,只要能東圖川蜀,我等完全可以自己做這天下的主!”
“哪兒還用得著小妹遠嫁?”
也怨不得他火氣這般大,當初為了孫策和前程,他幾乎是傾盡所有,其中除了自身的勢力和經濟外,還包括對那些名門望族的背叛和毀滅。
可誰曾想,事到如今,自己竟然也會被人揹刺,而背刺這人竟然會是自己當年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進行一場豪賭的孫家兄弟!
話說,你們當初叫我為伍的時候可不是這麼說的?
昔日那個說好了要成就一番偉業的人呢?
要知道,當年為了讓那些氏族臣服,他周瑜可是唱的黑臉,而真正下殺手,且威懾了諸多氏族並將其盡數掌控在手的,乃是你們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孫家兄弟!
倘若這出戏不斷,江東境內將會無氏族膽敢輕舉妄動,那麼江東除了外敵,內部則不會有什麼大的威脅。
長此以往,在內部安居樂業,和平相處的情況下,江東不論是百姓還是士卒、糧草皆有源源不斷的發展前景,圖謀霸業有機可趁。
可偏生到了眼下最為關鍵的時刻,你們兄弟二人突然站出來說這戲唱不了,不唱了,你叫我一個唱黑臉的該如何站在臺上?
戲都沒了,要戲子何用?
我到底算個什麼東西?
孫策知道他心底的不安,任由對方發洩完後才緊握著他的手,說道:“公瑾莫要慌張,此事另有隱情,你且隨我到屋內詳談!”
說罷,二人朝不遠處的長廊走去,過了迴廊小道,一直到進入內院,孫策才鬆開對方手。
此時,他們遠離了外邊歡聲笑語,熱鬧非凡的場景,只行色匆匆的朝不遠處的書房走去。
書房內燈火通明,顯然是早已有人等候在此。
大門一開,便露出了孫權、魯肅、張昭等人的身影。
瞧著桌上的吃食和酒水,眾人顯然是來此有些時間了。
除了坐首位的孫策,一旁還有個居中位的椅子空著,那是專門留給周瑜的。
在見到周瑜的瞬間,以孫權為首,魯肅等人隨後起身,向他行禮,只要張昭,因為周瑜心存芥蒂,至今獨坐其身,一語未發。
“公瑾兄,你可能有所不知,我等早在前兩日便同那盛國公協商好了,著實是我等鬥不過他,才不得不選擇臣服啊!”
孫伯符一邊給周瑜倒酒,一邊語重心長的說著。
“你且放心,就算江東歸順了大漢,你的身份地位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依舊是我江東的大都督,至於東征劉備一事,也依然以你的意思為主!”
“此外,等攻擊荊州的時候,盛國公也會派兵寫主,我們內外夾擊,定會滅了那些得志小人!”
“而荊州一旦拿下,被封為吳侯的我就會因為屢立戰功而賜下封地——江東!自此,我孫家世襲罔替,世代鎮守江東!”
“至於北方,在沒有戰爭的時候並不會插手江東內部的事宜,但若有戰事,得到詔令必須率兵出發,前去支援!”
“與此同時,盛國公還會免費教導,甚至是贈與我們大軍一些世間最先進,頂尖的武器裝置和軍需糧草!”
“有了這些東西,我們鎮守江東定會更加方便,同時也能給江東的穩定發展帶去一定好處!”
這些都是戲煜提前同他協商好了的,就連周瑜的去處,兩人也在這兩天進行了一番商討,有了很好的主意。
“怎麼,伯符,你這是打算過河拆橋了?當年的同胞之義你可都還記得?”
“你這說的是哪兒的話?”
孫策的雙鬢早已斑白,面上更帶著幾分老氣,但一雙眼睛深邃堅毅,目光如炬。
“你可知大漢在那戲煜的手中是何等的強大?莫說是恢復盛漢,在我等看來,哪怕是超越盛漢,也不無可能,是以,我們能早些歸順於他也是幸事啊!”
“也正是因為知道你對我孫家多年來的無聲幫助,再加上你我之間的同袍之情,這才專門找了盛國公,安排你的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