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氣朝元”的景象。
由於以上所講“三花聚頂”景象的呈現,或者在同一時間,或在稍息之後,忽然感覺呼吸之氣自然地完全停止,周身綿軟,不藉後天的呼吸而溫暖怡適,平時所謂的內呼吸,即丹田的呼吸這時也自然的停止了。
只是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偶然的需要極其輕微的呼吸一次。
此時有如在風和日麗的景象中,微風不動,水波不興,身心內外,天地人物,無一而非安於“中和”的本位,更不知道有我身的存在或無我身的存在,這些平時的感覺和思想,統統都自然地去得無影無蹤了。
靜坐或修道的實際工夫,如果真能做到如上所講“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的情況,那麼煉精化氣的基礎工作,可以說是告一段落。
不過,這種基礎,可不能偶一而止的,必須要“持盈保泰”。要進到“煉氣化神”的境界,更要和“道”的觀念結合,並非只屬於靜坐工夫的範疇了。
人的形神兩個是可以分開的,這是傳統文化,道們都曉得。現在在人們的肉體上的這個形神,名稱變了,叫做魂魄。
魂是靈魂,就是神變的;魄就是生理上精氣變的,所以一個人要是魂魄分開了,就是快要死亡了,有許多心理病、精神病,就是人到了這個境界。
有時候人睡眠不好,醫學上是指魂魄不能交。
譬如說人們失眠,血液向上面衝,思想多睡不著,或者茶喝多了,小便越來越多,魂魄兩個不能相交。就是上下氣的升降失調,不能凝聚了,凝結不攏。
失眠是心腎不交。其實不是心臟與腰子,而是講心腎兩個氣的功能,它通電的過道,兩個不能交換,所以睡眠就不好。
修道到了玄氣在下充實,上面頭腦清涼,所謂上面玉液還丹,清涼甜味的口水就經常有,人老口乾沒有水。
所以有許多老年人變成哈巴狗一樣,嘴巴張開看東西時,嘴跟眼睛也同時張開,像花一樣張開了。
就如花要謝的時候,就張開得很大,所以水火要交感,交感就是要上下顛倒過來……
“三界滄桑之苦,羅睺,你是不是太小看這三界了,貧道一人,怎能嚐盡所有的酸甜苦?”鴻鈞老祖道。
“對本座而言,那是沒必要的,高高在上的聖人能體會世間的一二,已經是很不錯的事了。”
“你想讓貧道再瞭解世間疾苦,看清存在的垢處,從而改變心意,支援你的野心?”
“本座沒有這麼想,也沒有這麼說,但你非要闡明觀點,也未嘗不可。”
“哼,思想侵入,改變意念,控制靈魂,甚至是轉移性格,你還真是多才多藝,花樣百出啊!”
“為了真實的反饋,為了全面的瞭解,本座可是入仙入魔,將三界的尊卑貴賤都經歷過遍。你連魔族卑賤都沒深刻認識,焉能大言不慚的說為了三界?你能代表三界嗎,代表的只是師脈,維護的也不過是師脈的絕對地位,僅此而已。”羅睺冷嘲熱諷道。
“看來你對三界,尤其是對天地正統的道門很有意見,以致到仇恨的地步。”鴻鈞老祖道。
“天地正統道門?那不過是你們的自我標榜而已。所謂的代表三界,是指排除異己,以犧牲小部分生靈的利益為代價,從而讓大部分人自詡吹捧吧?”
“這是三界蒼生嗎?這不是!憑什麼那些小部分生靈要作出犧牲。對你們而言或許只是治略方針,可他們要葬送的卻是一輩子,甚至是幾輩子。”
“他們只有一死而已,又何來後世享福?大道萬物如一,始於道,終於道,魔族作為天道之下的一份子,並未得到應該的所有,現在本座靠實力來爭取,你們仙人卻推三阻四,恨不得盡除之殺之,這種對立所得到的後快感,又豈是修道的仙士所為。作為引領萬仙的聖人,你們固執己見,並不是怕得到,而是畏懼失去。”羅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