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劍客一人一劍一馬,行走於窮山惡水之間,畢竟不是修士,三千里路程,也讓竹劍客筋疲力竭。
不過竹劍客卻只在中途停下,補充了兩次水米而已,不曾停留。只是越到了西北邊境,竹劍客越是心慌,總覺得心有不安。
竹劍客壓下心頭不安感覺,繼續向前走去,那前方不遠就是大明王孔雀所在的聖地,百鳥朝鳳之所,說是孔雀,實則是鳳凰的一支。
只是大明王孔雀天生不曾飛向,又是九色翎羽,天下間方才稱呼這異獸為大明王孔雀。傳聞大雷音寺始祖古佛不曾悟道之前,曾被這孔雀一口吞下。
始祖古佛奮力施為,從這孔雀的肚中逃出,古佛覺得,這從肚腹之中出來,便是有如生養一般,所以賜佛號大明王菩薩給了這孔雀,因此,也有了大明王孔雀的稱號。
竹劍客也知道這個傳說,只是卻不曾畏懼,始祖古佛固然強大,只是不曾成佛之前,恐怕修為也不過是一般仙人,既然仙人都能鬥敗大明王孔雀,那麼竹劍客也有信心。
入了那朝鳳谷,竹劍客卻是發覺谷中有所異常,本該群鳥盤旋天空,卻是不見一隻鳥獸,倒是各色花翎掉落一地。
竹劍客稍微思索便是知道,朝鳳谷怕是遭逢大難,就是不知道,大明王孔雀如何?當下,竹劍客加快腳步進入其中。
朝鳳谷中,鳥屍遍地,大多是被什麼野獸咬斷了翅膀或者腦袋,只是看那野獸的牙齒印記,絕不是什麼豺狼虎豹等大型猛獸。
再看那嘲諷臺上,也不見大明王孔雀的蹤影,這一片天地,已經成了死域。
竹劍客大概明白,大概野獸之間爭鬥爆發,導致了朝鳳谷覆滅。不過竹劍客卻有許多不解,若只是朝鳳谷覆滅,那麼其中的弓箭是什麼?為什麼會有軍隊兵甲掉在此處。
其中的野獸腳印已經看不清,不過竹劍客卻是能看到那車轍印記,其中軍隊恐怕不會低於千人,如此龐大的軍隊,總是掩蓋不掉痕跡。竹劍客心中滿是疑惑,跟著車轍印記向外追去。
沿途行過數十里,卻是發現,那軍隊似乎並不避諱北境村寨。而是在北境村寨之中不斷穿行,沿途不及。
竹劍客思慮一下,進了一個村寨,裝作過路的旅人。
北境不同於西涼南疆,從不曾統一,數十諸侯國林立,雖然各位從不敢進犯白帝城範圍,但總歸而言,也不歸屬白帝城管轄,因而各自獨立。
百餘年間,北境各國爭鬥從未停止,因此,軍隊屠殺朝鳳谷百鳥的事情,倒也不稀奇,只是不知道,到底是哪一個國家所為。
竹劍客畢竟一個人,若是當真遇到了萬千兵甲,也只能逃了去,因此只能在這村寨之中打探訊息。
竹劍客逗留兩日,也大抵明白其中緣故。北境三大諸侯國之一的成湯派兵來此,捉拿大明王孔雀,至於原由,便是因為成湯王的夫人害了重病,需要幾味藥材,而這孔雀翎就是其中之一。
至於成湯王夫人,並非是人,而是一代妖物——九尾白狐。如此想來,竹劍客也是明白,那撕咬百鳥的小獸,自然就是狐狸。
狐狸和飛鳥,天生是死敵,就是不知道,這九尾白狐到底是重病還是為了借成湯王的手除掉朝鳳谷。若是後者,或許還可以商量,若是前者,恐怕事情就頗為棘手。
無他,成湯王寵溺夫人,天下皆知,若當真是九尾白狐重病,那麼成湯王絕不會放棄大明王孔雀,竹劍客必須拼死一戰,搶奪孔雀翎。
竹劍客眉頭微皺,思慮如何搶奪孔雀翎,只是想來想去,除了攔截軍隊,搶在成湯王之前得到孔雀翎,再無辦法。
竹劍客一勒馬韁,駿馬飛馳而去,也不演示行蹤,筆直奔著軍隊而去,千人軍隊,或許還能殺透中軍,只要中軍之中,沒有武道高手,竹劍客也能逃出。
一連三天賓士,竹劍客便是看到千人行伍,一水黑甲重騎兵,腰上掛著制式軍弩,馬上吊著衝陣用的長矛。
這對竹劍客,絕不是好訊息,縱然竹劍客武藝高強,只靠一柄長劍想要殺透重騎兵的中軍,也難以做到,那黑甲更是上好的精鐵,再配上軍弩、重矛,只怕一個叢集衝鋒,竹劍客便是被亂馬塔成肉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