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夏,地大物博,物阜民豐。
大慶之人。
自然瞧不起周邊蠻夷。
哪怕胡人統治了,讓將慶人貶斥為了最低等,壓得這裡的百姓抬不起頭來。
然而他們仍舊在抗爭著,直到大慶建立,直到這北伐成功,直到這胡人覆滅。
從今往後。
大慶人徹底站了起來。
更準確的說。
是凌駕於萬國之上,天朝上民。
也許,這還需要一些時間,去醞釀。
畢竟這個時代的訊息傳遞的很慢,像胡人三大國被覆滅之事兒,從東方傳到西方,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
在北胡王庭過年,慶皇過六十大壽,都是一種對大慶實力的展現。
畢竟遼人海面上的艦船,已經開始前往萬邦之地,去邀請他們前往大慶,去恭賀慶皇六十大壽。
大點的國度,派遣使臣即可。
小點的國度,必須他們的首領親至,才能顯得對大慶的尊重。
至於為何不稱之為王。
實在是這些小國的面積實在是太小了!
也就大慶幾個縣的面積。
區區幾個縣,稱之為王,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按照大慶定下的制度,唯有達到一定程度,才可以賜下世襲罔替番邦王的稱號。
就連高麗。
以往是高麗王,如今都被降了級別,變成了高麗侯。
一下子降了兩級。
高麗王李安除了叩拜之外,不敢有任何異議。
他甚至請求大慶朝堂,將他再降低兩級,准許他的子女能參加大慶的科舉,入朝為官。
而大慶給的答覆。
再議!
這一個在議,就有可能再議個十年,再議個二十年。
也許永遠都議不出結果。
也許得看看李安未來的誠意,才能有所答覆。
也許……
是想看看遼王的想法。
戰車隆隆,向北而行,穿越了漫天黃沙。
秦樉躺在秦風戰車的地板上,敞著胸膛酣睡。
昨晚在一處城關內酒喝多了,至今未醒,走的時候都是遼兵給抬到車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