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里路,秦風與秦樉,走了一些天。
因為不急著打仗,也就沒必要著急了。
在沿途長城上,都轉了一轉。
只不過不同的是,秦風與秦棣,走的是長城外面,一旦覺得哪段長城不錯,就進去待一段時間。
按理說。
長城開關門,讓長城外的部隊進入,這是一件相當嚴肅的問題。
可要是進來的是自己的部隊,那就沒事兒了。
而若進來的是遼王與秦王,那這守將恨不得立刻將部隊全拉出到長城外去迎接。
恨不得將守備的地方,全都上上下下的洗刷的乾乾淨淨,好給遼王秦王留個個好印象。
事實上。
若非秦樉在嘉峪關一戰,贏得了邊軍將士們的尊重,長城守備不太可能對秦樉態度太好的。
哪怕秦樉是一位藩王。
但嘉峪關一戰,秦王硬撐了幾個月,這事兒誰都知道了,也讓秦樉的威望,在大慶狠狠的抬了一波。
雖說……
最後秦樉還是用了上了大招,大召喚術,召喚到了遼王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可誰讓人家有個厲害的兄弟呢?
秦風與秦樉,在長城一帶待了許久。
萬里長城,從西到東,至少有五千裡,秦風是親自見過的,甚至在腦海中都形成了一定的印象。
咋說呢?
除了嘉峪關之外。
當真沒有比山海關,建得再恢弘的關隘了。
“嘉峪關與山海關,都被稱之為天下第一關,東西之爭也素來不斷。”
“只不過彼此之間,勝在的地方不同,黃色的嘉峪關豎立在沙海之間,能眺望到很遠的長城。”
“而山海關,看到的最多的,就只能是一座巨關,以及最後的長城探入到了渤海之中。”
“一個最東面,一個最西面。”
雖然統稱為萬里長城。
但秦風真的不得不承認,每一段的長城,都是不一樣的。
嘉峪關的長城,多是用夯土結構鑄成。
而山海關那邊,則是由青石、青磚等砌成的。
這中間一帶,夯土長城跟石頭長城都有。
顏色更是有著極大的區分。
長城一帶,在始皇帝長城上,改動最大的,其實就是重城。
即重要城鎮。
這些重城之內,駐守著大量兵馬,一旦兩邊的城牆出事,可以快速調動抵達援助。
也方便守長城的將士們,在平日裡能買賣到一些合適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