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鐵路之外,還有二十二條條款。
保證將帖木兒帝國,徹底淪為大慶的狗。
帖木兒一旦敢簽下。
基本等同於帖木兒基本就是大慶立在西番的一個傀儡。
哪怕秦風都覺得。
嘉峪關的這些將領太狠了!
這樣喪權辱國的條約,帖木兒還籤嗎?
“帖木兒既然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都想回去。”
“那我們就將條約做到極致,哪怕最後帖木兒沒有簽下這麼多,也是賺的。”
秦樉相當淡然。
覺得這東西,跟當年簽下的檀淵之盟,以及景德和議差不多。
都是與胡人之間簽訂的條約。
只不過當年的這兩個條約,都是屈辱的,打不過胡人,每年給胡人歲幣的合約。
然而嘉峪關的二十二條條約。
卻是按著胡人低頭,讓西番履行職責的合約。
“西番人口眾多,皆有信仰,民眾難以歸化。”
秦風盯著這二十二條,相當感慨。
在西域以西的地方。
宗教的地位,往往凌駕於權力之上。
大慶想要在西番等地站穩腳跟。
那往往就要跟那裡的宗教合作,甚至允許那裡的宗教,傳播到大慶內。
雖說慶皇可能不在意這個。
可秦風並不想這麼做。
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往大慶來傳的。
雖說無論什麼,到了大慶內,基本都會變成大慶人想要的樣子,進行本土化的魔改,最後反向傳播回去。
但西番之人,最為擅長的是貿易。
就比如大慶盛行的崑崙奴,都是西番人閹割好了,再販賣到大慶內的。
目的。
就是怕慶人覺得這群面板黑的崑崙奴好用,從而自己去繁衍這些崑崙奴。
而用閹人。
在這片土地上,往往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只不過除了皇家之外,沒有人能用閹人。
恰好的是。
崑崙奴不在大慶法規之內,用閹割掉的崑崙奴,很能彰顯身份與地位。
當然。
也靠著這個,西番恐怕沒少賺大慶世族的錢。
畢竟這東西,可是個稀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