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兒在嘉峪關內,度日如年。
裝死、被吊起、再被圈進。
他不記得有多少年,沒有承受這些屈辱了。
事實上。
以帖木兒的性格,但凡讓他覺得屈辱的事兒,他基本當場就報了。
輕則滅國,重則屠城。
可惜。
在遼王的面前,就算有屈辱,他也只能忍著。
真的打不過。
帖木兒甚至已經做好了準備,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只要能回去,他這輩子願意臣服於大慶之下。
哪怕尊奉慶皇為天可汗,他也願意。
割地賠款,他都可以接受。
他打下的疆域足夠的遼闊,可以承受得住這一切。
而且。
他願意從今往後,再也不靠近大慶邊境半步。
因為帖木兒很清楚,只有他還活著,能夠回去,才能繼續享受自己作為素丹的榮耀。
至於回去後,部下是否會叛亂,帖木兒根本不在意。
他的帖木兒帝國,靠的就是強權,統統打過一遍,回去後誰若不服,他再抓幾個殺一遍就是了。
除了東方這片讓他飲恨之地,誰還能讓他一敗?
同時。
帖木兒也很羨慕,羨慕慶皇有個厲害的後代。
雖說,後代太厲害了,還不是嫡子,這未必稱得上是什麼好的事情。
“本汗願意答應這一切,並且貢獻上百萬的工匠,建設這條鐵路所需要的一切費用。”
帖木兒答應的很快。
只要他能回去,這點付出,根本算不上什麼。
雖說。
他根本不清楚鐵路是個什麼玩意兒,但他本能覺得,這應該就是個贖金之類的東西。
至於那些胡人。
他只要帶回去效忠自己的十多萬人就夠了。
有那些人,他就足夠繼續維繫自己的權力穩定。
剩下的那些人,全都拋棄在東方,也未嘗不可。
因為那些人,大多都是他從附庸地調遣而來的兵馬,死了也就死了。
當然……
若遼王連十萬人都不允許。
帖木兒覺得只要自己能回去,這些都可以接受。
“只要能放過回去,我年年向大慶朝堂朝貢黃金一千,美女三千,牛羊五萬,白銀十萬!”
帖木兒許諾的相當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