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後的怨言,並非是對秦標的。
而是對他新太子妃的。
秦雄英的母親常氏,與秦標是娃娃親。
當年慶皇還沒做大,帶兵路途中,竄出個跟他一樣要飯的。
然後慶皇就給他招募了。
要麼跟他幹,要麼弄死他。
常無敵選擇了跟慶皇幹。
後來常無敵屢建功勞,還同時懷上了後代,兩家便約定,若是一男一女,便定下娃娃親。
巧的是。
還真就一男一女。
秦標與常氏,是從小一起長大的,馬後自然也沒少看管。
畢竟那可是自己的兒媳婦。
兩個小孩子,磕磕碰碰也總是難免的。
不過好在感情還在,成年後也順利完婚,常氏成了太子妃。
當年的婚禮,那叫一個宏大。
也就比老六的大婚,差了那麼一點。
畢竟那時候慶皇還沒有這麼多的威望。
後來秦雄英出生,那更是帶著萬千人的期盼。
可惜後來,太子妃常氏將第二個兒子生出來,就死了。
有時候馬後還在想。
若是當年老六那的醫生,能在京都,是不是就能將常氏救活了。
聽說遼地的醫生,能將孩子從婦人的肚子裡取出來,再縫合上,並不會害死婦人。
就是肚子上留下一道醜陋的疤痕。
但那也總比生孩子死掉強。
大慶因為生孩子死掉的婦人,何其之多。
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婦人都是沒有名字的。
慶人樸實的認為,人一旦有了名字,就會上了閻王爺的生死簿。
故而女兒家的名字,大多都是閨稱。
“那是我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啊。”
馬後對常氏的感情,毫無疑問是無以復加的。
畢竟從小開始,就當兒媳婦對待。
而且那丫頭馬後與慶皇也真的喜歡!
比現在這個呂氏,簡直好一千倍,一萬倍!
如今這個呂氏,除了長得好看,規矩大了些外,跟常氏比可差遠了。
雖說平日裡請安什麼的也不曾落下。
可馬後看呂氏,就是屬於那種怎麼看怎麼都不順眼的那種。
好在一個住在後宮,一個住在東宮。
平常不太交際,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