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設了這麼個爐子。
很醜。
可架不住慶皇喜歡。
太子以及老五,都陪著慶皇圍坐在爐子的周圍。
“兒臣答應了老六,東宮裡有兩座宮殿弄上了地暖,是真的好用,暖和又不幹燥。”
“要不父皇去東宮體驗體驗,地暖絕對是個好東西。”
秦標說完,旁邊的秦博滿臉的羨慕。
大哥的東宮,的確舒服的厲害。
要是冬天沒有這地暖,讓大哥的屋子內保持著暖和適宜的溫度,大哥那病也不至於好得這麼快。
心臟一出問題,最怕的就是冷。
一旦心臟被凍到了,血液流通不暢,就有可能就此過去。
好在。
有這地暖。
讓大哥今年的冬天,過得比往年更加舒適。
“朕這宮殿要弄,耗費太多人力物力,不妥當。”
“省下的錢,用來給老大你建新都,或者用在北伐將士們的身上比讓咱享受了更好。”
慶皇堅決搖頭。
雖說大慶如今已經相對富裕了。
朝廷也相對很富足,庫房的錢都要堆不下了。
可慶皇依舊改不了節儉的毛病。
織造局今年的貢錦,其中一成給了後宮嬪妃,一成給了東宮。
老二老三老五又分了一成。
賞賜勳貴大臣用了兩成。
剩下的五成,三成留在了坤寧宮,兩成都送去了遼地。
甚至害怕遼人織造的衣服不太好,刻意留在坤寧宮內,由馬後排程巾帽局、針工局等,親自為秦風多做些衣服。
大概。
去年的貢錦,有四成都成了老六的衣服。
用馬後的話來說。
是老大兄弟幾個,這些年攢下的衣服不少,單獨設一座宮殿存放都未必放的下了。
而老六的衣服,沒那麼多。
得給老六補上。
雖然這不太合規矩。
但慶皇眼睛一閉,全當看不見。
也就太子妃在背後蛐蛐兒過。
可卻根本不敢在慶皇與馬後的面前說。
甚至連在太子面前說都不敢。
慶皇是個法度極度嚴苛的人,可這森嚴的法度中,有一條明顯的漏網之魚。
而且還是條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