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水,悄然而逝。
臨近年關,京都也變得更加熱鬧。
往日間不捨得花的錢,不捨得買的東西,即便價格會再高上兩成,也會毫不猶豫的買下來。
以豐沛的物資,來慶祝又過去了一年。
更美妙的。
是大慶去年風調雨順,還打了兩場大勝仗,全都是好事兒。
如此之下,京都百姓也比往年更捨得花錢。
相比大慶其餘地方,京都的百姓毫無疑問是最為幸福的。
這裡是天下一切好東西的匯聚地。
更能購買到所有能買到的東西。
關於朝廷來年的大事兒,京都百姓基本也在議論中。
“過完年,遼王就要回封地了,太子也要考察地方,尋找合適的遷都地。”
百姓們的議論。
永遠圍繞著秦風與太子。
除了和睦的之外。
民間似乎還有著奪嫡的說法。
至於在京都的其餘兩王,則被直接忽視。
“京都是天下間一等一的寶地,竟要遷走。”
京都人很不爽。
沒有什麼,是比作為京都人更榮耀的事兒。
可這份榮耀。
即將結束。
“陛下還會在這,太子未來必然北遷,京都當做留都存在。”
朝廷的事兒,根本瞞不住京都人。
能在京都生活的。
誰家裡還沒有個在朝廷裡當官的親戚?
只是對於遷都。
京都人是最為不滿的。
“這太子殿下可是我們從小看著長大的,可如今翅膀硬了,就要飛走了。”
老京都人無比感慨。
“當初遼王大婚,太子殿下遇刺,雖動靜被壓了下去,但終究可能會影響到太子殿下。”
“不是說倭寇做的嗎。”
“誰將倭寇放到京都來了!”
“那個破地方若不是隔著大海,就衝倭寇這行為,早就大軍壓過給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