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皇朝,最為關鍵的是什麼?
糧食。
糧食。
還他孃的是糧食!
糧食充足,天下太平。
糧食欠缺,百姓造反。
這也是封建皇朝中,為何要重農抑商。
沒有商人,大家頂多少用些東西。
可若沒了糧食,都得造反!
大慶的耕地面積有多少?
大概八億畝。
其中華北平原,便佔據了四億畝耕地。
長江以南的零碎耕地加起來,佔據了三億畝。
秦地大概有七千萬畝耕地左右。
剩下的雜七雜八的,大概三千萬畝。
毫無疑問。
大慶控制的關鍵,就是這些糧食生產區。
最重要的。
便是華北平原。
京都與華北平原,隔著長江天險,不利於守住這片偌大的耕地。
而且南方人口多得可怕。
若是失去華北平原的糧食供給。
南方將陷入無比悽慘的險境。
雖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但這句諺語的背後,指的是南朝時的半壁江山。
而且就這半壁,也殘破不堪。
蘇湖的糧食,自不夠供應如今大慶的南方。
向北遷都。
這是必然的抉擇。
而且必須控制住華北平原這片偌大的糧食產區。
除了長安外,其餘幾座城池,基本都圍繞著華北平原的產糧地而選。
“洛陽怕是大哥最後的抉擇。”
秦風基本已經確定了太子最終的定都抉擇。
定都洛陽。
左面能控制關中產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