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這裡,我坐這裡!”
“讓讓!讓讓!”
“別擠啊……”
日上三竿,鄯州城外。
當數千百姓拖家帶口搶佔馬車位置的時候,不遠處的八百精騎與兩千馬步兵已然將甲冑裝車,擺出了輕裝簡行的架勢。
為了將三萬石糧食運回鄯州,尚婢婢與拓跋懷光幾乎將城內所有能用的馬車都派上了陣。
五千餘口漢民喜氣洋洋,從未有今日這般開心過。
他們四五個人一輛馬車,懷裡抱著幾件衣裳,每個人臉上都是笑臉。
今日之後,他們便是河西的漢人了,山丹來的劉果毅與他們交代,說到了山丹後會有新衣服和鐵質的農具,還會劃出荒地供他們開荒。
開荒期間,成人每日米二斤,孩童一斤,直到他們可以自給自足才會停止。
這些遷徙人口的政策,放在大唐境內不會有什麼百姓相信,但放在河西,只要還沒有忘本的漢人就會信。
因為他們自小就聽著父輩口中“大唐盛世,鬥米不過數錢,家家充實”的童話長大。
因此在他們看來,劉果毅說的肯定是真的。
他們毫不懷疑劉繼隆,畢竟劉繼隆光從面相上看就是堂堂正正之人。
哪裡像鄯城的番將,一個個凶神惡煞,滿臉橫肉。
一想到抵達山丹之後的好日子,他們臉上就忍不住露出笑容。
他們的笑容被劉繼隆看在眼裡,而他耳邊卻是尚婢婢討好的聲音。
“這八百精騎,到時候就交給果毅東略了。”
“東略後,其它規矩不改,這牧群的規矩便果毅七、鄯州三吧?”
尚婢婢主動讓步於劉繼隆,劉繼隆聽後瞥了一眼尚婢婢。
他心裡清楚,尚婢婢的好處不會那麼好拿,但尚婢婢是他計劃中的一環,因此他也不介意拿尚婢婢的好處。
“六四吧。”
他開口反向還價,同時對尚婢婢說道:“你準備如何經營鄯州?”
“不瞞果毅……”尚婢婢雖然不明白劉繼隆為什麼讓步自己,但他還是將自己的計劃開誠佈公。
“懷光與我說了河隴的情況,那論恐熱準備五月入朝前往長安借兵,不過以我看來,此事恐難成。”
“此事若敗,那論恐熱麾下部眾必然分裂,而河隴之地現在最貴重的就是糧食和牧群。”
“我準備在論恐熱內部分裂後招撫他那群四散的部眾,假以時日策應張節度使收復河隴。”
尚婢婢說得很好聽,招撫部眾也是為了幫助河西打通河隴。
只是在劉繼隆看來,這廝現在說的是這番話,等到他實力強大又是另一番話了。
為了制衡他,看來自己還得時不時提點提點拓跋懷光。
“河隴之地固然很好,但邏些城的光景才是番人心中所向往的地方吧。”
劉繼隆意有所指,尚婢婢笑容僵硬,好在呼吸間他就反應過來,假裝聽不懂的點點頭,也不搭話。
見他這般,劉繼隆心中嗤笑。
不管尚婢婢現在裝的再怎麼好,一旦他實力足夠,劉繼隆就不信他會不向往邏些城。
這些日子劉繼隆想了很多,尤其是日後自己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