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停叫好,旁邊的張昶也高興道:“太好了,高轉運和崔恕來了之後,臨州事情就沒有那麼多歸我管了!”
對於張昶而言,僅僅治理一個臨州,他並不會感到頭疼,畢竟他還是跟著劉繼隆學過四年知識的。
可問題在於,隨著隴西軍不斷擴充套件,如今八州十六萬軍民的事情都在往臨州送,可把他難壞了。
以他那點墨水,現在還應付不過來這麼多事情。
高興之餘,張昶也反應過來了一件事,急忙道:
“不對啊節帥,張節帥他們會這麼輕鬆就放高轉運他們過來隴西嗎?”
“此外,廣武那邊的李儀中,似乎也有一整年沒與我們聯絡了。”
“節帥……”張昶臉上浮現猶豫之色,扭捏道:“您說河西是不是出事了?”
“……”劉繼隆沉默皺眉,片刻後搖頭道:
“暫且不用管,等高轉運他們來了,便知道河西發生什麼事情了。”
這般說罷,劉繼隆便帶著張昶去內堂吃飯去了。
由於臨蘭官道修通,從蘭州五泉縣往臨州狄道而來,也不過三日時間罷了。
若是輕騎疾馳,那一晝夜便能抵達,而高進達等人拖家帶口,故此慢了些。
待劉繼隆接到他們,已經是三月二十四日午後了。
劉繼隆率昔日山丹軍的二百餘名老卒在狄道城北五里外迎接高進達他們,這二百餘名老卒,昔日大部分都是兵卒、夥長和隊正,官職最高的便是旅帥。
至於旅帥之上的那些老人,眼下已經成為各州的刺史、別駕、主薄和都尉、別將了。
一路走來,身邊人死傷不少,尚鐸羅的那一千人只有不到七百人還活著,而山丹和昌松招募的弟兄,只有不到一千人還活著。
狄道城東邊的鳳凰山國殤墓園內,又添了三百多座新墳,都是陣沒於收復四州中的弟兄。
“來了!來了!”
隔著老遠,前方便出現了一支隊伍,而劉繼隆身後的那些弟兄們也都叫嚷了起來。
眼見劉繼隆等人出城迎接,高進達等人的腳步不由加快。
一盞茶後,高進達、崔恕等人帶著數百人的隊伍靠近,劉繼隆抬腿上前。
“高轉運、崔恕!”
劉繼隆走上前去,高進達等人正要作揖,卻被劉繼隆扶起來:“這個禮太生疏了!”
說罷,他抱住倆人,恨不得蹦躂兩下。
他鄉遇故知這五個字,在此刻體現的淋漓盡致。
饒是平日裡十分沉穩的劉繼隆,都忍不住的想蹦躂幾下,更別提張昶他們了。
高進達、崔恕等人帶來了許多人,這其中有不少是山丹的軍卒和直白。
“王三郎,你看看,當初就讓你和我來,我現在都是校尉了!”
“五郎,我現在當上旅帥了!”
“怎麼不見趙二郎?”
“趙貞白?他現在是武州鎮的折衝都尉,可忙了!”
“哈哈哈哈……”
笑聲充斥耳邊,但有的人激動,有的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