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是當年李氏起兵得天下的依仗,以隴西李氏,長孫家,等等,特點是由於有從龍之功,極得皇室信任,在朝堂上把持權利,但是缺點是積累不足,目光短淺,在民間及郡縣中影響力不如山東舊族。
關隴門閥勢力更重要,特別是北周八柱國家族勢力,宇文泰(李世民外曾祖父,元欣,李虎(李淵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趙貴,於謹,獨孤信(楊堅岳父,李淵外祖父),侯莫陳崇,他們創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個朝代輝煌的歷史。
這就是李姓皇族的根底,隴西李氏,長孫家均基於此而建立成型,有這些龐然民間勢力眾目睽睽,武氏能坐久江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因而高宗才會舍下臉面,被武后蹬鼻子上臉很多年,並再給她機會蹦躂上一段時間,就為的是大唐社稷,不至於因內部爭鬥而導致全盤崩潰。
接下來的的現實會告訴武后,大唐江山還是要交回李姓,不然就打破了大族輪流坐莊的數百年東土秩序,若再一意孤行下去,不僅是武氏,李姓天下也要改名換姓。
而那個時候,下一代李姓後人已經成長起來,這就是李之認為的高宗最大依仗。
所以說武則天權術一流,但綜合水平跟權術水平差距太大的具體來處,與那些大族勢力相比,她的個人底蘊有等於無,最後還是要依託李姓來保住江山社稷。
於李之而言,有了上官婉兒的存在,其他事有高宗的一系列暗手佈置,他僅需切實掌握內廷動向脈搏,就能有針對性地抑制武則天的舉措出手。
太平只是他利用來維繫李姓之間,不至於太過分崩離析的中間人,絕不會將之直接置於正當強勢的武氏魔掌之下。
至少有媚兒這樣一位隱形妖修在身邊,上官婉兒基本上不會有危險,李之才能在先知先覺的基礎之上,儘可能多的保護李姓皇族中人。
實際上,在高宗前段時間針對武氏一系的打擊,已經大大削弱了武家的實力,可惜已然野心膨脹的武則天,仍以為以她的權術,能夠完全掌控滿朝文武與各個地方藩屬勢力。
今晚,如同昨日裡與對待太平一樣,李之將上述內容,一一講給上官婉兒聽分明,他相信以此女的聰明才智,利用這些外力的手段,要比他自己還精道些。
畢竟李之屬於紙上談兵,上官婉兒卻是在宮內長大,遠比太平更懂得朝臣來由底細,利益糾纏,以及人脈交織構架。
這一晚也是李之重生以來意義重大的一天,因為自今晚之後開始,他就要利用上官婉兒正式自宮內佈局了。
隨著武后一步步踏上改朝換代之路,什麼酷吏來俊臣針對李姓的大肆誣告,面首馮沈二張的淫禍宮闈,韋后之亂、誅殺武臣良將,都要在苗頭初顯之時,就要及早扼殺。
至於武則天,李之應對她的手段有很多,若非不敢擔上一個篡改歷史的罪過,他完全可以此時就較之滅殺。
但儘管此人位列後人所判的武韋之亂之首,相比後者的碌碌無為,武則天除了陰險、殘忍、善弄權術、違反傳統的禮教之外,倒也算得上治國有方。
在其打擊門閥,扶植庶族,發展科舉,整頓吏治,嚴懲貪吏,拔擢賢才,廣開言路,注意納諫,重視發展農業,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等方面,是李顯、李旦兄弟所不具備的正面之處,卻也因她,而令大唐少了三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丟失。
不過李之可不會這樣任由她作亂內廷,打算每到其最感權勢滔天,威懾八方的心理狀態旺盛時候,他就會給她添些警示告誡。
尤其是此女正式登基稱帝,做的頭件事就是興起告密之風,誅殺文武大臣、囚禁親生兒子、應用酷吏、極為專橫。
本來採取嚴厲的手段奪取帝位,鞏固帝位,是任何一個帝王都釆取的必然手段,武則天此舉也無可厚非。
但在其刻意示意下,卻是對李姓皇族開始的大肆誅滅的最好藉口。
李之便格外囑咐了上官婉兒,自此時起,就要儘可能斂集李姓對立方罪名,且務必做到切實可靠,以此來抵消甚至取締那一次的告密之風的從此風行。
於他本人而言,目前則需要具體觀察,因他的一切所知均來自於史載,古代史書的編纂都是掌握在文人手中,他們對於女流掌權素來歧視,潑一點髒水在所難免。
歷史上對武則天貶斥最多的是,她曾擁有幾個男寵,這便成為她千古難泯的醜聞,成為文人墨客顛來倒去的話題,以至於連同她創造的卓著政治業績也隨之淹沒了。
但以李之的個人理解,國家在武則天主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故才會有後世貞觀遺風的美譽。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她在各方面都發展了貞觀之治,併為其孫唐玄宗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