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
話說《我不是藥神》的立項從一開始,就充滿著不確定性。
只是,高飛雖然知道這個專案有多難拍,卻依舊想嘗試一下。
畢竟如今的周易影視已經今非昔比了!
甚至倘若不是中影在行政方面還有一定的優勢,周易完全可以穩壓它。
這與公司體量無關,純屬是高飛在話語權和影響力方面確實超過了中影。
而這也是他為什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原因!
因為以周易如今的實力,再一心想著躺在舒適區裡賺錢確實說不過去了。
既然周易藉著時代的機遇走到這個位置,那麼自然也應該盡到自己的擔當。
而不斷的為華夏電影擴寬邊界,開闢更多的題材種類,就是周易的責任之一。
當然,高飛也可以選擇像當初的王家兄弟一樣尸位素餐、辜負期許。
畢竟即便如此,他依舊可以過得十分舒適。
可高飛和他們終究不是一類人。
於是當週易編劇組繼續打磨劇本的時候,高飛便開始和韓三品慢慢發力了。
一開始總局那邊收到《我不是藥神》的故事梗概之後,果不其然直接否了。
甚至沒有給任何修改意見,只是建議周易換一個素材。
這讓深知官場慣例的高飛和韓三品都忍不住心中一沉。
因為沒有修改意見,其實就是最大的意見!
只是對稽核人員的反應,高飛無奈之餘倒也不意外。
畢竟“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為官秘訣,他當年在東京就知道了。
對於任何部門來說,求穩都會勝過求功!
因為功勞通常都是和風險並存的,所以只要不做,那麼就沒有風險!
但理解歸理解,對於他們這樣的行為高飛依舊很鬱悶。
想做事的讓永遠會被不做事的人拖後腿。
此中無奈,唯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是什麼滋味。
……
“行了,這才哪到哪兒呀?都是小意思!”
辦公室裡,相比於年輕氣盛的高飛,韓三品倒是淡定的很。
見此情形,高飛當即也忍不住失笑的搖了搖頭,放下了電話。
確實,事情難辦那是正常的,要是太順利了,他反而要懷疑是不是有坑呢!
於是兩人合計了一番之後,選擇分頭行動。
老韓找老朋友聊一聊,而高飛則找上了同行金盾影視。
然後在他們的介紹下,和法院方面的人坐下來深入的溝通了一番。
畢竟陸勇案參與程度最深的就要屬法院系統了。
故此《我不是藥神》如果想要開拍,法院這邊是怎麼也繞不過去的。
而法院這邊在得知高飛想要改編《我不是藥神》之後,倒不是沒有想稽核那樣諱莫如深。
當然,他們也沒有一口答應下來。
只是在瞭解看劇本初稿之後,就某些問題和高飛以及編劇等人諮詢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