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幾個外甥封王的事情肯定要記在心上,而李善長蠢蠢欲動想要回到中樞,馬尋也不覺得奇怪。
李善長就是不捨得放棄手中的權力,他就不可能安安心心、老老實實的在老家頤養天年。
想要讓他教育好子孫也難,因為他的心思全都是集中在權力上。
如果好不容易有了個兒子,寵愛一點是沒問題,對於一些人家來說,就算是養出來個紈絝都行。
就怕的是溺愛養出來一個無法無天的混賬,到時候就要牽連全家了。
做東的周德興很開心,他是朱元璋的同鄉,是小時候就屬於死黨。
要說淮西的這批人,湯和和周德興才是朱元璋真正少年時期的死黨,。
而周德興百戰功成、戰功卓著,在明朝開國功臣中排名第十、侯爵之中排名第三。
歷史上的他本來已經告老還鄉了,可是他的兒子周驥在太子朱標的喪期和宮女在宮中淫亂,導致周德興被株連而死。
要是知道全家被兒子給坑成這樣,周德興不知道會不會後悔怎麼就將兒子養成那麼個德行。
馬尋有些皺眉了,雖然也見過一些熊孩子。但是很明顯周德興寵周驥寵的沒邊了,小孩也有些沒大沒小。
孩子頑皮一點沒事,可是沒大沒小、毫無分寸,那就是熊孩子了,這就是父母管教失職了。
周德興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國舅爺,孩子小,有些不曉事。”
馬尋也笑著說道,“周大哥,我看孩子也不小了吧?這都快十歲了,也該懂點事情了。”
周德興雖然有些不高興,不過還是說道,“才九歲,還能和孩子計較不成!”
馬尋一下子無話可說,有些熊孩子最終的下場不好,說到底還是家長給慣出來的。
他這邊隱晦的提醒一下,周德興那邊就要怪罪說馬尋和孩子計較,反正自己的孩子是沒錯、別人總是有錯。
開國功臣的後代之中有出息的、戰死沙場的,平庸的也不少,違法亂紀、作奸犯科的也不在少數。
看來教育好這個特殊的群體也是任重道遠,馬尋也覺得這些人確實得管教。
這幾天一直都是在忙著做客,在和一些淮西人家往來,馬尋算是忙的不亦樂乎了。
回到家的馬尋看到了劉姝寧,笑著問道,“有沒有給我外甥選中媳婦?”
劉姝寧嬌嗔說道,“夫君又在說笑了,我哪有那麼大的本事。無非就是去看看那些閨閣女孩的性情如何,總不能只信一面之詞。”
這就是劉姝寧的主要任務了,雖然接下來皇室和勳貴之間聯姻是政治屬性更大一些。但是有些勳貴的嫡女性情如何,這也是重點關注的。
如果性情不太好,說不定就是側妃了,甚至是直接不會納入皇室。
勳貴之間的聯姻也不是不可以,看不上的那些人家,只能是想辦法內部消化了。
而一些出身好、性情好的,就可以入皇室,而且還是比較顯赫的親王王妃。
“我這段時間倒是看了不少小子,常茂那樣的原來還算出息!”馬尋壓低聲音,似乎是怕隔壁的常家聽到一般,“這麼一想,我都替姐姐、姐夫著急。”
劉姝寧則說道,“常茂還算好,就是脾氣急躁了些,倒也沒有壞習慣。夫君想必也知道,不說這些勳貴人家,那些富戶的公子哥不少都有壞習性。”
馬尋就憂心忡忡的說道,“以後子嗣的教育可是大事,能力不夠也沒關係,品德一定要好。咱們這樣的人家,能力平庸不是壞事。”
劉姝寧笑著點頭,她也認可馬尋這樣的說法,自家這樣的情況,子孫能力平庸也有富貴。
只是下一刻劉姝寧也憂心忡忡,成親半年多了,可是還沒能懷上身孕,她是真的心裡急。
馬尋其實也著急,他現在沒有一兒半女的,基本上就沒有什麼‘自由’,時常被催促。
甚至可以說沒有子女的話,哪怕是成親了,很多人也不會將他當做大人看待。
可是這些事情就算是急好像也沒用,即使馬尋也做了不少備孕的工作,但是目前來看還是效果不佳。
和劉姝寧說著話,該早早安歇就安歇,明天還要去上朝呢。
天還沒有亮馬尋就起來了,洗漱後穿上官服就往外跑,皇宮外依然是亂哄哄的。
馬尋好不容易才擠進午門,徑直跑到文官那邊,“禮部尚書,早朝百官就這麼亂擠、亂跑,是不是太沒有規矩了?”
滿頭大汗的陶凱稍微愣了一下,這倒不是被馬尋的話給嚇的,而是剛才一頓小跑、擁擠,這都出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