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明沿海的老百姓,日子過得那叫一個苦哈哈。
要是能重啟海貿,既能讓老百姓富起來,又能給國庫增加收入,這可是對國家和百姓都好的事兒啊。
至於海盜和倭寇,孤王已有應對之策。
在增加水師兵力的同時,工部也在打造新型戰船。
我們只要加強沿海哨崗巡邏,同時與各藩屬國建立商貿協定,分化他們的勢力。
再者變革雖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但從長遠看對大明的發展是有利的,我們不能因噎廢食。
還望洪尚書能從大局考慮,再重新掂量掂量。”
就在這時,戶部右侍郎郭桓也站了出來。
他的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一臉擔憂地說道:“殿下,您說的道理是沒錯。
可海禁一放開,倭寇的禍患怎麼解決?沿海的防務又該怎麼加強?
稍微出點岔子,那受苦的可就是老百姓哇!
況且海貿重啟,貿易量增大,相關部門的管理難度也會成倍增加。
如何保證稅收的準確徵收,防止官員腐敗,這都是大問題。”
朱棡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回應道:“郭侍郎,您別擔心。
關於海防,孤王心裡已經有了周全的打算。
除了之前所說的那些措施之外,在海關管理方面設立嚴格的監督機制,選拔清廉正直的官員。
同時引入商人群體的監督,讓他們相互制衡。
再說了重啟海貿之後,跟各國簽些商貿協定。
大家互通有無,倭國也能從中撈著好處。
想來倭寇搗亂的事兒,也能少一些。”
人群裡又有人大聲嚷嚷道:“殿下,海貿一重啟,那些商人就知道賺錢
到時候走私的事兒肯定少不了,這個問題又該如何監管呢?
另外大量的海外商品湧入,可能會衝擊我大明的一些傳統產業。
從而導致大量工人失業,引發社會動盪,此事又該如何解決啊?”
朱棡目光堅定地看向那名官員,語氣嚴肅地說道:“這事兒好辦,專門設立個市舶司衙門。
挑些清正廉潔的人去管事兒,再定些嚴厲的律法,對走私者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