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事兒關乎咱大明沿海百姓的生計,還有國家的運勢。
不管怎麼樣,孤王都不能打退堂鼓。
嫂子,還得麻煩您在宮裡幫我多留意著點兒動靜。
李賢,你趕緊把咱們剛才商量的事兒捋一捋,準備好應付大臣們的刁難。
特別是關於海防、貿易管理這些方面,他們肯定會揪住不放。”
常清韻輕輕點頭,眼神裡滿是關切和期許。
“三弟呀,嫂子我從小在江南生活過一陣子,太清楚海禁對沿海百姓日子的影響有多大了,也知道放寬海禁是大勢所趨。
可這一路上肯定困難重重,你千萬得小心謹慎。
嫂子在宮裡也算是有點人脈,一定會幫你盯著各方的動靜。
這海禁一放,沿海的海盜、倭寇說不定就趁機作亂。
你在應對大臣們的時候,可得有周全的對策。”
就在這時,李賢拱手說道:“殿下,卑職願隨您一同前去,在旁邊給您出出主意。
這些大臣們個個都是人精,能言善辯得很,殿下跟他們打交道時可得注意說話的分寸。
不但要用道理說服他們,還得防著這些老狐狸給您挖坑。
特別是在海防部署和貿易監管的細節上,要提前想好應對之策,不然容易被他們抓住把柄。”
朱棡點了點頭,隨即大踏步往殿外走去。
常清韻和李賢對視一眼,趕忙跟上。
等朱棡走到殿外,只見一群大臣吵得臉紅脖子粗。
那場面,就跟菜市場吵架似的。
為首的吏部尚書洪彝向來守舊,一見朱棡出來立馬拱手作揖。
可他嘴裡的話,卻一點兒不客氣。
“殿下,海禁那可是陛下定下來的規矩,哪能隨隨便便就改呀?
如今要是貿然放寬,只怕會生出不少禍端,攪亂咱大明的安穩吶!
再加上沿海的海盜、倭寇本就猖獗,海禁放開,他們豈不是更加肆無忌憚?
況且沿海的世家大族,已經適應了現有的貿易模式。
這一變,必然引發諸多不穩定因素。”
朱棡神色鎮定,往前邁了一步,目光誠懇地大聲說道:“洪尚書,父皇的規矩咱是得守著,可時代不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