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不能餓死吧!
於是就動了歪心思。
下手的時候就想好了,到時候被發現也打死不承認,推到宋曉雨,或者村裡人身上就行了。
誰知道還把李天明給招來了。
“我……認打認罰,行了吧?可我也是因為實在沒辦法了,口糧給得太少,根本堅持不到年底!”
就算是堅持到了,就你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一身懶骨,能分多少?
自從開鐮那天,自殘被揭穿以後,張青森也是破罐子破摔了。
除了政治學習以外,能偷懶就偷懶。
但再怎麼懶,這飯總得吃啊!
“天明,他們三個剛來的男知青,確實沒多少口糧了!”
“沒有不會找村裡借?等到年底分紅的時候,再扣唄,還能真的看著你們餓死?”
別說知青了,就連村裡有些人家孩子多,糧食不夠吃的,也得朝村支部伸手。
看眾人的反應,明顯不是不知道可以借,而是……
想吃免費的!
呵!
這可真是……
想屁吃呢!
村裡儲備糧都是有數的,出去一筆,事後就得想著再給補上。
只借不還?
美得他們呢!
“你誣陷我們村人偷東西這件事,我給你記著,你小子從今往後最好老老實實的,要是再敢動歪心思,當心我找你算總賬。”
剛才的事,李天明最多也就是揍張青森一頓,可看他那慫樣子,李天明立刻失去了動武的興趣。
只不過……
“別特麼以為自己最聰明,你乾的那些破事,真以為老子不知道呢。”
張青森聞言,一張臉瞬間變得蒼白。
明擺著就是心裡有鬼。
看到張青森的反應,李天明便知道自己猜得沒錯。
上次向物資局舉報村裡不經請示,就往市裡賣魚的事,肯定是這小子乾的,沒跑了。
當初李學農點出有可能是知青舉報的,立刻引得村民們群情激奮,想去找知青算賬,還是被李天明給攔下的。
只是懷疑,沒有證據,真的找去了,也是打羅圈官司。
縣革委沒再找村裡的麻煩,這件事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這個舉報的人是誰,李天明心裡一直惦記著。
李學農說的很有道理,知青的嫌疑最大,而在他們當中,最有可能的也就是張青森了。
隨口一詐,沒想到還真給詐出來了。
此刻看張青森的反應,不是他還能是誰。
這癟犢子玩意兒,真特麼不是個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