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聽不懂你說的什麼?”
那結結巴巴,一臉慌張的模樣,任誰看了都知道,這裡面有事兒。
“聽不聽得懂都無所謂,只要我認定了是你,那就一定是你!”
張青森傻了,目瞪口呆的看著李天明。
你還講不講理了?
我都狡辯了,你憑啥一點兒證據都沒有就認定是我?
這傻孩子忘了,這裡是李家臺子。
又不是打官司,要個狗屁證據。
“你小子給老子小心著,從今往後我就盯著你一個,但凡你再起歪心思,葦海那麼大,哪還不能沉了你!”
聽到這話,張青森只覺得頭皮發麻,尿意上湧,得虧他夾得緊,不然的話,這會兒已經拉拉尿了。
“還有你們,村裡對你們算不錯的了,也不去周圍幾個村打聽打聽,他們那邊的知青到了年底都是咋分糧的,沒事別特麼瞎折騰,把村裡人折騰煩了,有你們好受的!”
眾知青聞言,一個個噤若寒蟬,一句話都不敢說。
誰也不傻,再說了,四圍八莊插隊的知青,也有他們的同學,同鄉。
平時能不互相走動嘛!
相較於李家臺子,在其他村裡插隊的知青,處境比他們要艱難的多。
單單是在年底分糧這件事上,李學慶算是非常厚道了。
雖然照比村裡的社員,工分上要減一成分糧,可這也比別的村強太多了。
至少大傢伙能吃得飽。
這年頭,還有什麼是比吃飽肚子更重要的嗎?
而且,村裡人也從來不騷擾知青,就好像他們不存在一樣。
別的村……
聽說過有女知青拿身子換糧食。
還有一些村癩子整天圍著女知青打轉。
像這種情況,在李家臺子從來沒發生過。
所以,人要懂得知足。
“天明,村裡人待我們厚道,我們都知道!”
謝建設已經隱隱猜到了李天明說的是什麼,他也沒想到會是張青森。
“知道就好,別的沒那麼多說的,就一句話,踏踏實實的過日子!”
再過幾年,等運動平息下來,這些知青都會陸陸續續的回城,上輩子,李學慶可從來沒為難過他們。
有透過招工回城的,或者是透過高考回城的,村裡一個都沒卡著,通通放行。
可這一世,要是這些知青不懂事,非得折騰,李天明不介意讓他們知道,什麼叫絕望。
回城的申請表差一個村支部的大印,就不給你蓋,讓你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還特麼沒處說理去。
或者放你走了,在個人檔案上添一筆,該知青在下鄉插隊期間,一向表現不佳,自我要求散漫,建議用人單位酌情考慮。
到時候就算回了城,連個掃大街的活都輪不上,整天在家吃閒飯,看你能不能受得住。
總之,李天明得讓這些知青明白,他們的小命運,一個個的都在村裡捏著。
老老實實的,自然是你好我好全都好,可要是不懂事的,那就看看到底誰的手腕子粗。
接下來,李天明還打算做大事呢,可不想被這些人給攪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