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如此,敵軍知道人力無法抵擋,再不逃跑,就只能命喪江中,於是各船各施手段,拼命逃竄,有船擋路毫不猶豫的撞擊過去,奪命逃亡!
隨著更多的石彈落下,每一聲轟隆巨響,都如同耳邊炸雷,讓江中搏命逃亡計程車兵恐懼不已,人人都在祈禱,天上來的東西千萬不要落到自己頭上。
上游敵軍船隊在石彈攻擊下,正在潰散,混亂之中,各自逃命。
下游敵軍船隊的境遇比上游稍好,他們在承受完上千顆冒火的飛彈攻擊之後,在即將近衝到精武軍陣線之前,完好無損的前隊數百條船同樣遭受到不同於冒火的飛彈攻擊,沉重的石彈從天而降落在船邊的江中,轟隆之中,引發巨大的水浪,或是直接落到船上,在巨大的衝擊力下,頓時人仰馬翻,船損人亡。
眼見石彈撲面而來,敵船前隊依然在維持陣型,拼命划槳,想以最快的速度拉近雙方距離,進入石彈攻擊死角,而後從間隔十多丈遠的戰船空隙間衝破防線!
敵軍的意圖,楊叢義哪裡會不知曉,他一面下令全速攻擊,一面傳令戰船緩緩後退,儘量延緩雙方距離拉近的時間,爭取能將剩餘的全部石彈傾倒在敵船頭上。
隨著一顆顆石彈飛出,落進拼命追趕的敵方船隊,雙方的距離也在漸漸拉近,從四十丈到三十丈距離,每艘船隻發射了五六顆石彈。
又五六顆石彈投射之後,雙方最近的距離已經在二十丈左右。
這個距離已經是弓弩的有效射程,但敵軍的絕大部分精力不是用在划船上,便是用在穩定自己身形上,手裡抓的不是木漿,就是船舷,哪有閒心拿刀槍弓箭!哪裡有機會反擊!
敵軍前鋒部隊,拼命划船,所求不過是衝破防線,以求能如戰前設想一般登陸作戰。
精武軍戰船緩緩後退,石彈仍在不停的從船上飛出,落進江中,或砸上追隨的敵船。
與此同時,船上的將士拿起了弓弩,張弓搭箭,利箭離弦,直取十幾丈外的敵軍先鋒部隊。
不受石彈攻擊的敵軍前鋒,面對突如其來的弓箭攻擊,毫無防備的他們,只能以肉身迎接第一輪箭雨,等第二輪箭雨臨頭,不划船計程車兵及時舉起擋箭牌,擋住了大部分羽箭。
衝鋒在前的幾十艘敵船,不在石彈攻擊範圍內,又有擋箭牌擋住箭雨,獲得些許安全感的他們,划起船來更加拼命,雙方距離進一步拉進至十丈之內。
至此,飛出的石彈已經無法攻擊到有生敵船,拼命上前的船隻,已經進入攻擊死角,而從冒火的飛彈和沉重的石彈中僥倖逃脫的船隻,根本不敢再上前,驚恐中,手忙腳亂的穿梭在燃燒的船隻空隙間,拼命想要逃回營地。
“停止石彈攻擊!霹靂彈準備!”
楊叢義望著舉著擋箭牌迅速靠近的幾十艘敵船,神情肅然。
將令傳開,投石機很快停下來。
箭雨中,取而代之的是一筐筐霹靂彈搬上了甲板,一艘戰船,十名投擲兵,十名輔助兵,他們很快做好準備,就等敵軍靠近三丈之內。
“自主進攻!”
緊接著,楊叢義再下一令。
將令傳出,二十艘戰船隨即開始調整各自姿態,有的後退,有的前進,有的左轉,有的右轉,很快將原有陣型打散,各去尋找攻擊目標。
一番航向調整之後,雙方距離迅速接近,不多時,便只有三四丈距離。
就在前鋒敵船準備從前邊戰船身側穿過,突破防線之際,他們迎來了最後的呼吸時間。
瞬息之間,敵船進入投擲距離,點燃引線的霹靂彈從戰船甲板上飛出,跟從船上射出的利箭一起落向敵船。
落進船中的霹靂彈,片刻之後,轟然炸響,狹小的氛圍內,無人能夠倖免,鬼哭狼嚎之間,擋箭牌、木漿統統丟了手,只想去撫慰自己身上的傷口。
此時利箭趁隙而入,兩輪箭雨下去,尚未斃命的敵人還有少數,但他們即使躲在角落裡,又哪能躲得過霹靂彈的爆炸攻擊,再一輪箭雨下去,生者寥寥無幾。
滿懷幻想的敵軍前鋒部隊幾十條船,轉瞬之間,滅了大半,只剩十幾條船還沒受到致命打擊,穿行在戰船空隙間。
滅掉眼前的目標之後,幾艘戰船立即調整航向,追擊敵船,接近之後,霹靂彈、弓弩齊上,瞬息之間,滅掉一船敵軍。
戰船背後還有百艘忠義民船,勉強衝破精武軍防線的數十艘敵船,還沒來得及慶幸,就被包圍,覆沒於亂兵之中。
“前進!清掃戰場!”
一聲令下,二十艘戰船打頭,百艘忠義民船隨後,浩浩蕩蕩,逆流而上,追擊、清繳四散逃離和還在江中打轉的敵船。
上游精武軍,也在執行同樣的軍令,戰船在前,忠義民船在後,直衝混亂的敵軍戰場。